3)第341章 矿产国营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殿下——”

  第二天一早,随着保定县上百位官吏被束缚拷上枷锁,身处保定县衙的朱由检也拿到了这本《官吏定禄》。

  他在翻看,而曹变蛟和曹鼎蛟却听着那群被押出去的官吏嚎啕之声忍不住讨论道:

  “殿下这次回程,已经收拾了九个县的官吏了……”

  “反正有的是人要当官,管他作甚。”曹变蛟冷哼一声,显然对这一个个鱼肉乡里的官吏没什么好感。

  他瞥了一眼会厅内的朱由检,随后快速收回眼神。

  同时、朱由检合上了这本《官吏定禄》。

  “呼……”长舒一口气,《官吏定禄》之中的内容并没有让朱由检失望。

  前世的经历早就让他知道基层官员那些蝇头苟利的事情,更何况封建王朝中,实际上获利的手段都是大同小异。

  从陕西的事情爆发后,他就彻底明白了一件事,大明的官场即便整治多年,但依旧还是那么烂。

  数省官吏敢于侵吞赈灾钱粮,那天子脚下存在偷偷加收赋税的人也就不奇怪了。

  他和朱由校、毕自严等人想到的不一样,他们想的是地方官府用“耗羡”来鱼肉百姓,让朝廷背负骂名,而朱由检想要做的却是直接取消“耗羡”。

  仅仅取消陋规收入,这不符合朱由检的想法,他要的是彻底取消耗羡。

  如何取消耗羡?这点很简单,却也很难,因为这涉及到一个行业的诞生。

  银行……

  后世人都知道银行的存在、而与银行差不多的钱庄,实际上也是在明代发展起来的。

  在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多元化货币制和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状况,使得货币兑换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

  兑换业务则自西汉开始出现,到唐宋有所发展,始由金银店、柜坊等兼营。

  宋元明虽然专行纸钞,但民间百姓依旧在用银锭和铜钱,而这也导致了银、钱、钞三品并行,市面上出现了多种公私机构商号兼营兑换业务。

  大明宝钞经过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和朱祁镇的骚操作,在民间几乎没有任何可信任程度,这是朱由检为什么不去追求纸币,而是追求钱币的原因。

  他要是用纸币发放俸禄,即便他的本意是好的,但百姓和军队、官吏们也会觉得自己吃亏,自己是被强迫的。

  政策这玩意,一旦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被强迫后,那就执行不下去,比如正统年间的宝钞贬值后,百姓根本就不管朝廷的严令,而朝廷也只能放松百姓,取消用银禁令。

  此后几代,哪怕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百官们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再提及宝钞。

  没有宝钞,百姓兑换钱币不方便,因此钱庄就开始崛起了,而这便是大明版本的银行。

  到了朱由检这个时候,大明各地的钱庄已成为一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