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充电一小时,使用五分钟_屠魔工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浮空山安装推进器,来免掉法术……几亿吨的东西,沈文剑连试一试的兴趣都没有。

  3012年,材料方面又有一次突破。

  早在开发出超级导灵合金之后,材料组的一半力量就投入到人造橡胶方面,项目涉及的方面有些多进展比较慢。

  玉剑山搬迁至煤矿后,在不限量煤碳供应下,该项目终于开花结果。

  这是包含煤炭液化、轻油提炼、人造橡胶等一系列材料的突破。

  得亏沈文剑一直都有不错的自制力,懂得取舍,并没有再次延长在煤矿停留的时间,只安排了一个日处理量不到百吨的小厂,做该系列技术的改进依据和实验场地。

  即使是百吨的小厂,沈文剑都一度想要关闭,原因还在于识字率。过低的识字率,让普通人难以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只能做些很粗糙的工作。

  煤炭液化到成品的轻油、人造橡胶和还不太靠谱的塑料等,涉及到需要人参与的操作工序有一百多个,一个日处理百吨的小厂就吞掉两百多号人。

  幸存者中识字的,早就被各峰招募了,要么就在做浮空城的财务、公共等事务。两百多号人里认字最多的认了四百多个,就这还是因为上进,跟着孩子们一起学的。

  识字率低使得培训难度也增加了很多,他们的培训消耗了二十几名工程师、技师几个月的精力。

  哪怕完成了培训,能够完成设备与原料的基本操作,也不能指望他们能自发改进工艺。

  再过几年,等幸存者中的孩子们成长起来,能识字算数甚至有一定的预备知识,情况才可能好转。

  沈文剑忍下来没有关闭小厂的唯一原因,是煤炭液化系列技术的运行成本,和对后续技术的需求。

  这个成本,仅指对资源的消耗,煤炭转换为轻油的能源成本,比制备液氢液氧要低不少。而后续技术更有用,因为除了煤炭液化的部分,后半部分直到生成成品,都可以直接转化到石油工业。

  就等着油田和人口了。

  ……嗯……

  好吧,比较近期的需求,是希望能有更好用的绝缘材料、软材料,来为一些现有的技术、设备升级。

  除了以上的武器、技术方面,对幸存者们还有一件让大家伙高兴的事。

  在浮空城地表上,由于扩建前面积受限更严重,光照也不足,土地肥力不足,产出了数十吨劣质晚稻。

  在充足煤矿的能源支持下,他们用人工光源,在非地表的浮空城下层,也种出数十吨晚稻,发育状况更好些。

  数量不多,甚至不够他们自己吃,却是个极好的兆头,农民们开始理解不需要日照也能种粮食的神奇技术。

  扩建的部分今年没有用于种植水稻,拿去种了一季牧草,来帮助土地提高肥力。

  相比稻谷,不需要光照只需木屑等物的蘑菇的种植,为幸存者提供了额外的副食。

  少量肉、家里弄的无土豆芽、蘑菇和蔬菜做的坛子菜,构成了幸存者的副食,不算丰富,起码不用只吃粥和馒头。

  等到明年扩建的部分完成培土,再来部分少量人工光源帮忙,蔬菜和地面的主食种植会有很大的改善。地下部分则只保留小部分的人工光源培育主食,并试着多种几种蘑菇,木头现在都没人砍了,要多少有多少。

  所有的一切都为了更多的人口做准备,本年度幸存者们有三位孕妇成功产子,有一位母亲不幸魔化,但照顾孕妇的女修及时的处理把孩子保住了。

  沈文剑为此专门招来负责照顾孕妇的陈师姐,仔细的查问下,认为魔化仍然与产子时的情绪有关。

  面对产子的疼痛和孕妇本就不太稳定的情绪,这个问题还是要想想办法才行。

  沈文剑拍板,让丹阁中的几名女弟子跟陈师姐一起负责孕妇们,看看能不能在保障自然生产的前提下,用丹药或法术为产妇稳定情绪和减轻痛苦,以此降低产妇魔化概率。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