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15章 庄浪之兵_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人不是说六万明军被困死在沙漠吗?怎么古齐纳和吴伯宗还有这些归附军没有困死?

  古齐纳和吴伯宗的人比其他明军战力更强?或者是在沙漠中的耐受力更强?

  果然,自己的感觉和判断是对的!

  平将军还有吴王、天子怎么会被胡人给困死?

  古齐纳和吴伯宗能出来,其他明军也能出来!

  吴伯宗、古齐纳跟着明军到底是助战来了,还是捣乱来了?

  还有,朱能的部队为什么一直在塔乌海的边缘徘徊,他在等什么?

  这些,吴开山还没有想明白。

  “吴千户,归附军都能跑出来,你弟弟他们也能跑出来。”百户赵大虎说道。

  在塔乌海遇到归附军时,吴开山带着五百弟兄想缠住他们,让平安带人赶到嘉峪关,此时他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吴开山让弟弟吴开海跟着平安直插嘉峪关。

  对于赵大虎所讲,吴开山很是认同。

  吴开山带着弟弟吴开海以及五百弟兄,都出自庄浪县。

  庄浪县的羌兵最为有名,主要是源于西夏军中最有战斗力的一支部队叫做步跋子。

  步跋子作为西夏的山地步兵,广泛活跃于溪涧、山谷等高低起伏不平不利于骑兵机动的特定区域。

  在这些作战区域内,他们机动性极高,可以快速腾挪于战场各处。

  以羌人为主力的步跋子,耐力相比于同时期的汉人更强,抗寒能力更佳。

  羌族丁壮组成的步跋子部队,在山地作战中被应用于侦查敌情、大批量集结伏击宋军。

  在西夏建立步跋子这支部队以后,在宋仁宗年间爆发的好水川、三川口和定川寨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步跋子在经历短暂时的辉煌后归于沉寂。

  一只步跋子军队来到了庄浪定居下来。

  南宋初年,金人南侵,兵祸连结,战火纷飞。

  在抗击金兵的战场上,既有刘韚、刘子羽这样的父子兵,又有韩世忠、梁红玉这样的夫妻档,还有吴玠、吴璘这样的兄弟连!

  吴玠和吴璘正是庄浪人,是吴开山、吴开海的先祖。

  吴玠长期与金军作战,败少胜多,是西线宋军抗金的绝对主力,官至四川宣抚使。

  吴玠47岁去死之后,弟弟吴磷接着抗金,抗金二十余载,叱咤风云,鲜有败绩。

  吴璘也因此获得了南宋朝廷的重用和依赖,哪怕到了晚年还总是被叫出来打仗。

  相比于岳飞、韩世忠等抗金明星,吴玠、吴璘的名字或许有些暗淡。

  但吴玠、吴璘的官职比岳飞、韩世忠大,吴玠被封为涪王、吴璘被封为信王。南宋共有七个异姓王,吴氏兄弟就占了两个。

  兄弟两个都是上马能杀敌,下马能安民,守卫川陕数十载,为百姓不只带来了心安,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

  吴玠、吴璘两人都是带人投军,从此累积军功,屡建功勋。

  吴玠、吴璘所带的人,都是庄浪县的,以羌族丁壮为主。

  所以,庄浪县的兵员,都有着山地作战的传统,机动能力、侦察能力、个体素质都极强。

  仅在宋代,庄浪一地出了吴玠、吴璘两个异姓王,被高宗赐名的仁勇将军郭成,官至枢密院都统制的郭浩等名将。

  吴开山的先祖有着赫赫战绩,吴开山的家乡有着沙场建功的传统。

  因此,吴开山绝对相信:只要归附军能生还,弟弟吴开海及其他几个庄浪人也绝不会死。

  古齐纳、吴伯宗带着人从胡杨林前经过,走远。

  吴开山道:“兄弟们,此地不能久留,想随我西去的,跟我走。想回庄浪的,发盘缠。”

  百户赵大虎转过身来道:“兄弟们,没有军功,我们哪儿有脸回庄浪?”

  一个百户问道:“吴千户,我们留在嘉峪关不是也有机会立下军功?”

  吴开山说道:“吴伯宗、古齐纳回来了,我们的下场是什么?最少,不会受到重用。甚至是他人立功,我们受曲。”

  赵大虎说道:“吴伯宗所传消息和胡人所说,虽有不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天子和吴王还有平将军,遇到了极大困难!”

  “宁可险中求富贵,不可曲中求高位!”吴开山道:“想立功的,跟我走!”

  五百军士都愿意随吴开山西行。

  突然,马蹄声传来,在胡杨林北面,又是一彪人马出现!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