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 1 1章 臧霸是隐患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臧霸被描写成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之一,但正史上,他实际一直是盘踞在琅琊一带的独立军阀,直到曹操攻杀吕布,平定徐州之后,才彻底投靠了曹操。不过投了曹操之后到没有再起二心,反倒为曹操征战多年,屡建功勋。丁宽既然要在青州建基业,又要联结徐州,自然不会再允许这样一股独立的势力长期盘踞在此,成为不稳定因素。现在几位谋士都建议先清除臧霸的势力,却正是英雄所见略同。丁宽转向朱治:“君理,这臧霸的泰山兵,你可有详细的情报?”朱治是县吏出身,由县吏而至郡吏、州吏,早在丁宽蛰伏扬州之时,就已贫贱相交。之所以让朱治领兵入徐州,一方面是朱治身为丹阳人,统领丹阳兵有先天优势,另一方面,就是朱治是文武全才,做事细致谨慎,确有独当一面之能。

  朱治也没有让丁宽失望,很快介绍起臧霸军的详细情况:“臧霸,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人,其家也是豪族吏家出身。其父名臧戒,原为县狱掾。多年之前,有太守欲私杀狱犯。臧霸之父,恪守律法,不从此令。太守大怒,令人收押臧戒要押回太守府治罪。时年臧霸十八岁,获悉父亲被押囚,召集食客十数人前往费县西山将父亲救出,并杀死太守,杀散押送役卒百余人,此后与父亲逃亡到东海郡。经此事迹,臧霸的孝烈勇名遍闻乡野。泰山游侠贼匪多慕名来拜,臧霸虽未从贼,但却在贼寇之中享有大名,又有一匪号‘奴寇’。陶使君到徐州后,得知此人豪勇,在诸贼中极有名声,乃招之为将,又允其自行募兵。当年黄巾之时,多有残部入山为寇,亦有英雄乘势而起。泰山形势险要,自是多有山贼囤聚,多年兼并后有数股贼寇声势渐大,其中最出名的四股贼寇,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合称泰山四大寇。臧霸本即是泰山人士,与这四大寇素有勾连,得了陶使君的支持后,就单身入泰山,将这四大寇全部说服收纳,以为爪牙,其所领之兵因出自泰山贼,号泰山兵。这些泰山兵为寇多年,颇为善战,四大寇也皆为勇力之人,归属陶使君之后,乘机大肆招纳收降黄巾乱兵,目前已拥兵接近两万人,单以规模而论,反成徐州最大的一部人马。臧霸与泰山兵盘踞于琅琊,已经羽翼颇丰,对陶使君之令多有阳奉阴违,其实已成割据之势,只是有我军五千人马驻扎与莒县,使其颇为顾忌,才不敢过于狂妄。子厚欲进兵青州,此部泰山兵必要妥善处置,若是放任不管,未来必成大患。”丁宽点点头,继续追问:“两万兵马,其势已颇为雄厚,这泰山兵战力如何?军中可有计谋之士相辅左?”马腾一直负责征战之事,谋划并非所长,之前一直没说话,此时听丁宽问起战力之事,总算能插进话去,赶紧抢答:“这泰山兵本是山贼,素来好勇斗狠,作战倒是极为悍勇。只是这些贼寇,起自草莽,并不通兵书战策。与黄巾乌合之众作战之时,泰山兵到是颇有优势,但如遇到我们的兵马,我却有把握战而胜之。泰山兵虽然拥众两万,但真正精锐的只是泰山贼的七八千兵马,其余万余都是招降的黄巾乌合之众,不足为惧。至于计谋之士,却未曾听说,其部作战也未见有用计之事。”丁宽又问:“泰山兵内部组织如何?如我用朝廷之命征调,他们可会遵从?”朱治看了眼马腾,见马腾没有再发言之意,才答道:“泰山兵诸位将领,皆以兄弟相称。虽以臧霸为帅,但四大寇也各自独立驻扎。臧霸部兵马最多,约七八千众,其余四寇各拥兵三千左右,差异不大。臧霸虽然杀过太守,却从未真正入山为寇,以此观之,对朝廷仍有一丝敬畏之心,拥兵自立,更多应是陶使君威望武功均不足所至。”丁宽点点头:“臧霸泰山兵却是大患,必须先进行处置,才可进军青州,此大计已可确定。但具体如何操作,尚需仔细斟酌。且待明日见过陶使君,再做定夺。”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