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 1 9章 兵进青州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郡国,自西向东依次是平原国、济南国、安乐国、齐国、北海国、东来郡。其中最重要,价值最大的就是平原国和北海国。

  平原国在青州的最西端,黄河从平原国境内流过,将平原分成了河南、河北两个部分。之所以说平原重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平原人口密集,总人口高达百万,是大汉相对富庶的一个郡国。第二,平原连接兖州和冀州,是青州向北、向西的交通要地。

  北海国重要的原因,与平原郡基本一致,北海的人口八十多万,比平原相差不多,而且北海与徐州的琅琊国相邻,是青州向南的唯一通路。

  其余四个郡国的战略价值就小了很多,济南、乐安、齐国三个郡国,被平原国和北海国东西包围在中间,北面大海,南有泰山阻隔,与青州之外,几乎无法直接大规模交通。

  东来郡已经是在胶东半岛的最东端,唯一的一个邻郡就是北海国。从陆路交通而言,东来郡就是在一个死胡同的底端。

  但青州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海路交通便利。向北渡过渤海湾,就是辽东。向南,可以到达徐州和扬州。

  丁宽之所以愿意选青州作为经营的根基,就是看中这里陆路易守难攻,海路沟通南北,最适合低调种田,猥琐苟发育。

  青徐黄巾,历史上名气一度闹的很大,最高峰时一度号称达到百万之众,但实际上从军事角度,青徐黄巾几乎没什么像样的战绩。

  历史上,青徐黄巾刚刚起事之时,就被陶谦利用泰山兵,把青徐黄巾全部赶入了青州,并堵住了南下通道琅琊郡,从而使得青徐黄巾再无力南下。

  其后,青州黄巾一度想攻入泰山郡,被泰山太守应劭击败,想向北去冀州与黑山贼汇合,又被公孙瓒在平原迎头痛击,最后在兖州投降了刚刚起势的曹操。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这之后,-虽然曹操手下多了一只兵马号为青州兵,但这只青州兵在曹操的后续征战过程中,几乎没有像样的战绩,也没有出过知名的人物,少量的记载都是军纪极差,最后在曹操死后,一哄而散,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历史上,被青州黄巾击败甚至杀死的官员倒是不少,但都是焦和、刘岱、孔融这样的,完全不通军事的文人官员。要说最冤枉的就是鲍信,他跟随刘岱征战青州黄巾,战死沙场,却应该算是被刘岱的愚蠢战术害死的。

  别看青州黄巾人多势众,声势浩大,但实际上根本没有统一的指挥,完全是多股势力集结而成的乌合之众。青州黄巾没有统一的领导人,没有什么出名的将领,就向羊群一样,在青州这块狭小的地域四处乱撞,走到哪里就把哪里吃的寸草不生。

  青州黄巾之所以声势浩大,完全是因为诸多黔首百姓无路可走,才被黄巾裹挟。青州四百万人口不到,却出了百万黄巾,接近三成的百姓造反,这是一个多么荒谬的比例。由一角窥全豹,大汉走到这个地步,不亡才没有天理。

  青州黄巾的问题,不是军事问题,而是黔首百姓的生存问题。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