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章 全面推行《农书》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配权力。

  设立屯田,其实是在用官营的庄园经济,替代了地主豪强,直接组织劳动力进行社会生产,从而在短期内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同时为失地流民提供安身之所和就业机会。

  丁宽深深明白,屯田只能是暂时性的过渡政策,随着屯田规模的扩大,其管理成本会大量增加,生产效率更会大幅下降。

  这种模式,只能是在天下纷乱,流民大量出现之时,才能采用的临时性方案。并不能作为一个王朝长期的根本制度,而简单的分田,也只能是恢复低效率的自然经济,从而进入新的土地分配、再被兼并的无限循环过程。

  要想让自己将来建立的王朝更稳定,更长久,只有不断的提升社会生产能力,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要尽量的抑制资源的社会分配不平衡,以维持黔首百姓的基本生存。

  汉代的税收主要是赋和算。汉代的税收结构并没有抑制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反而加重了不均衡的程度,从而彻底损害了汉朝的社会基础,导致了汉朝的灭亡。

  赋是田赋,以占有的土地为征税税基,税率是三十抽一。这种属于财产税,是较为合理的收税,而且收税比例确实不算高。汉代税收的弊端,主要出在算上。算是口算,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人头税,税基就是人口。

  汉代最开始的人头税只向成年人征收,其后政府开始不断的加税,甚至未成年的儿童都要每年收税,这是造成汉代弃婴大量出现的直接原因。又有更算,以替代徭役。

  此外,汉代如果巧立名目,进行加税,都是以人口为基础进行摊派,这就造成了自耕农沉重的税负压力,将政府的税收压力全部施加在黔首百姓头上,加剧了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丁宽自然明白人头税的弊端,未来肯定要把人头税减轻甚至取消,把财政收入的来源转移到财产税上。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马上进行税制调整的时机。当前青州的经济结构,简单的总结,就是地主豪强的私营庄园、屯田名义下的官营庄园,和一部分自耕农的自然经济。

  丁宽要与诸侯争霸,需要大量的钱粮支撑,而在现有阶段,能够给丁宽提供财政钱粮支撑的,自然就是屯田。所以丁宽最急需的,就是不断的提升麾下官有屯田庄园的钱粮产出。

  丁宽过去十几年,不断的推广《农书》,在各地创办自己的农庄,实际上就是在为现在的屯田做技术、人才、管理上的准备。

  过去几个月中,丁宽从扬州调来了上万的农庄管理人员,充入屯田的管理团队,其中很多人都是从军中退役下来的老兵,充任了屯田的基层管理人员。

  丁宽的屯田体系,几乎是独立于现有的汉朝管理体系之外的,是丁宽用十几年时间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