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一章 驱逐袁术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灭了袁术,这个搅屎棍还要留着,有大用处那。

  豫州一共有六个郡国,其中汝南是徐璆的地盘,颍川被袁术占据,梁国、鲁国、陈国和沛国没有什么强势的诸侯,丁宽不想彻底打垮袁术,因此对袁术的武力驱逐从沛国开始发动。

  郭贡的进军路线是,自南向北,从汝南出发,依次向沛国、梁国、陈国推进,最后才是收回颍川,把袁术彻底赶出豫州。至于鲁国,其实是在徐州和兖州的包围之中,对于豫州是真正的边角之地,驱逐袁术之后,就可以传檄而定,根本不用特意出兵。

  刚刚被从九江撵走的陈瑀,此时就盘踞在沛国,这个陈瑀可不是无根无底的无名之辈,他是前太尉陈球之子,出自下邳陈氏。三国演艺之中迎接刘备,设计吕布的陈珪,就是和陈瑀一家的,是堂兄弟。

  陈瑀门第并不低于袁术,也有独霸一方的野心,投靠袁术也只是权宜之计。本想借袁术的势力谋取扬州,可惜狐狸没打到,惹得身上一身骚。

  此时知道郭贡的背后有丁宽丁车骑支持,哪里还愿意替袁术搏命,直接就带着手下的几千兵马就跑,一路逃回了颍川。

  此时沛国的国相名叫袁忠,其实也是出身汝南袁氏。不过与袁忠和袁绍、袁术不是同一支,性格也极为不同。袁忠是典型的读书人,没什么野心。

  看到袁绍袁术相争,自己的族人袁遗就死在他的沛国,被袁术手下所杀,心灰意冷,直接弃官而走。袁忠干脆也不在中原待了,直接躲去了扬州会稽,远离是非之地。

  此时梁国根本没有国相,处于无主状态。陈国的国相名叫骆统,是扬州人。与陈王刘宠一起把陈国治理的不错,在纷乱的汉末,算的上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官吏了,而且一心忠于汉室,并没有自立的野心。

  郭贡可是朝廷任命的正牌豫州刺史,沛国、梁国、陈国的官员自然是要支持正牌刺史,因此郭贡控制收回这三个郡国,几乎没有花费什么力气。

  此时袁术的第一打手孙坚,已经死了一年了,袁术在孙坚死后,把豫州刺史的虚衔又给了孙坚的侄子孙贲。不过袁术并没有给孙贲多少兵马,这才是豫州空虚,郭贡能够轻易得手的原因。

  袁术是汉末天下第二大的搅屎棍,最擅长的就是四处搜刮和强征兵马,有南阳这个第一大郡为根基,手下也有五六万兵士。因此袁术在关东联军中的声势不小,很能唬人。

  而且袁术为人很社会,身边有一批打手小弟相随,尤其是很多山贼、黄巾出身的人,都投入了袁术麾下,这就让袁术自以为人才济济。

  丁宽借用郭贡的牌子想来驱逐袁术,二世祖袁术哪里会轻易妥协?之前只是袁术在豫州兵马不多,才让郭贡捡了便宜,轻易得手。现在豫州只剩下了一个颍川,又紧邻袁术的老巢南阳,袁术绝对不愿再轻易让出。

  因此袁术很快派出麾下大将桥蕤,领军三万前来援助孙贲,与郭贡率领的兵马,在颍川和陈国的交界之地展开对峙。这些豫州兵马名义上是郭贡统领,但实际上真正的指挥却是荀或,领兵的将领都是丁宽的悍将。

  双方几次小规模交锋,桥蕤哪里是荀或的对手,被打的节节败退,赶快再次向袁术求援。这下袁术就坐不住了,亲率兵马,前来颍川。

  袁术亲自领兵而来,本就是荀或料定之事。袁术亲自领兵马到了颍川,荀或却是高墙深垒坚守不出,就此拖住袁术的兵马。

  其实荀或早就与荆州的刘表取得了联系,袁术的兵马被拖在颍川,刘表马上就派出大将黄祖出兵南阳。准备收回这个被袁术抢占的天下第一大郡。

  南阳的大族早就受够了袁术的巧取豪夺,已经多次偷偷派人去请刘表来取南阳,这次趁袁术大兵外出,里应外合,直接把黄祖迎入了宛城。

  南阳这一丢,袁术的老巢就没了,五六万大军根本不是颍川能够供养的起的。袁术反身想去夺回南阳,黄祖同样是躲在坚城之内,绝不出战。

  如此消耗月余,袁术军中粮草将尽,只能退兵而走,去了残破空虚的河南,暂时停留。荀或乘此机会,挥兵而进,收复颍川,将袁术彻底赶出了豫州。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