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七三章 丁宽与士人不断进行博弈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丁宽一纸令下,监察司就彻底成为了车骑将军府下属的一个正式官方机构,而且在青州的每个郡国,都会设有监察司分支机构,各郡的监察司官员被命名为按察使。

  监察司作为将军府的常设部门,第一次公开亮相,就开始对青州各级官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查。两年的不断筹备,明查暗访,其实监察司已经掌握了数量不少的官吏违法证据。

  青州六个郡国,六十五个县,居然有三十多个六百石以上的官员落马,各级吏员被查出违法的更是达到两三百人。青州官员几乎两成官吏,在这一次吏治整顿中,被撤职查办。

  这还是丁宽特别注意了抓大放小的结果,这还是丁宽在两年前已经清查过一次吏治之后的数据,真的是触目惊心。由此也可以看到,大汉吏治的腐化程度,已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

  可以说,汉末大量流民的产生,是吏治系统性败坏的直接后果。本该是维持大汉统治稳定的各地官吏,却实际上成为了造成大汉底层百姓民不聊生的直接黑手,这大汉怎么可能不亡。

  这一次大规模的吏治清查,对青州的官僚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甚至有些贪腐严重的县域,官吏十剩一二,行政运行几乎接近瘫痪。

  丁宽之所以敢于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清查,就是因为丁宽掌握了青州的几万兵马。经过两年多的屯田之后,供养这些兵马的钱粮,已经都是在用屯田的产出来支撑,并不依赖于这些郡县体制的赋算收入。

  有了屯田制的钱粮支撑,有了几万兵马的刀兵镇压,丁宽才敢于,在青州对这些陈腐的官吏动手。没有这些前期的准备,丁宽如果敢于贸然去大规模清查吏治,这些官吏就敢让青州地方瘫痪,政府财政破产。

  即使如此,如此大规模的清查吏治,查出了这么触目惊心的结果,青州上下的文官也无法再安坐了。自青州刺史陈纪以下,包括孔融在内的六个郡守,集体要辞去官职。

  这些人辞官的想法各有不同,有的是自身就不干净,赶紧想用主动辞官换得宽恕,有的是认为地方之权被将军府侵夺严重,愤而辞官,也有的是看到治下吏治如此败坏,感觉无颜以对天下,引咎请辞。

  对此,丁宽其实是有思想准备的。丁宽直接将陈纪、孔融和其他几个郡守请到将军府来,进行安抚。酒席之间,丁宽再次提出了“刑不上士大夫”、“与士人共天下”的政治口号。

  但同时,丁宽也反问这些士人领袖,“刑不上士大夫”是不是就要让这些贪官污吏无所顾忌?“与士人共天下”是不是就是要与这些贪官污吏共天下?

  刚刚经历了汉末的帝王昏聩、宦官专权,“刑不上士大夫”、与“与士人共天下”这样的口号,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这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