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九一章 建立新的教育体系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黔首百姓,有机会逐步改变自己的人生。

  这些基础教育,会给那些有天赋、有进取之心的人,提供打下根基的机会。虽然这种基础教育,对于精英而言,似乎过于简单,并不能培养出精英来。但其实精英并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自己专研、学习出来的。

  丁宽虽然更看重基础教育,但也不会无视精英教育,要搞技术研发,推动自然科学研究,肯定缺少不了精英,尤其是技术类的精英。

  因此在这些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上,丁宽准备再尝试设立更高级的学校。这些更高级的学校,教学的内容与普通人的生活就会略微脱离开来,更加的抽象,更加的理论化。

  这种高级教育,在丁宽的眼中,其实已经有些后世大学的雏形了,能够从这个高级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大汉这个年代,其实已经自动进入了精英这个行列。

  高级教育的学校,暂时并不需要设立太多,既没有足够的师资,也没有足够的生源。丁宽暂时只准备在下邳设立这么一所,综合性的高级教育学校。

  当然,未来如果社会普遍的教育水平有效提升了,这种高级教育学校,可以按实际需要,再多设立几所。如果真的发展到这种程度,就代表着丁宽所设计的这个新教育体系,已经完全成熟了。

  丁宽要通过基础教育、技术教育和高级教育三级体系,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

  在基础教育和技术教育阶段,教学内容与儒家的经学基本不会交叉,最多是截取一些儒家、法家教育的零星内容,放入到这些体系之内。

  但高级教育学校,丁宽就会引入更多的儒家经学和法家的内容,让这所学校的学子,与现行的经学体系,有一定程度的融合。

  丁宽不喜欢经学,但不会彻底的否定经学,在技术性管理能力缺乏的年代,儒家经学和法家思想,都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丁宽要的是改变儒家的独尊地位,避免儒家经学内容对社会思想的垄断,甚至压制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面。但丁宽并不准备彻底否定儒家。

  哪怕是到了后世,自然科学已经非常的发达,儒家的很多思想,作为处世哲学,仍然有着极大的意义,丁宽需要的只是避免社会思想的腐儒化。

  丁宽为什么之前一直在拉拢士人,避免与士人激烈冲突,因为丁宽手下没有足够的人才,能够替代这些士人。但当丁宽的教育体系真正成熟起来之后,就能彻底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

  当士人再不是社会管理阶层的唯一来源,儒家的垄断的地位,自然就会被削弱了。同样的,只有有了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丁宽才能有与士人正面叫板的能力。

  否则,即使丁宽凭借手中的武力,一时压服士人,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丁宽在时,凭借自己的威望和号召力,虽然有信心压制那些士人。

  但人的寿命只有短短几十年,丁宽一死,他的后人就不会象开国之主丁宽一样,具有强大的统治力。士人也必然要重新反弹,没有能与士人竞争与平衡的新阶层,很多压制士人的政策,注定要人息政亡。

  历史上的曹魏就是如此,曹操对世家大族一直在打压,但曹操死后,他的继承人,就再没有能力强力打压世族,只能向这些世族进行妥协。甚至弄出九品中正制这种怪胎制度出来。

  丁宽搞的新教育体系,对于汉人来讲,还是比较新奇的东西,大部分人对这个新教育体系的认识并不深,因此能够掌管这个重要部门的人选并不多。

  最后,丁宽只好请出了自己老丈人郑旻,来执掌这个重要部门。

  郑旻早年就做过太傅陈蕃的掾属,因党锢之祸还被免官流放过,才回到家乡以教授蒙学为生,他其实对出仕做官的意愿一直很强。

  只是郑旻无子,就一直把女婿丁宽视为继承人,才一直在扬州帮助丁宽执掌家业。他对丁宽一直在弄的这些教育体系多有参与,这次得了丁宽的邀请,欣然重新出仕。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