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五章 补官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丁宽治下的州郡,同样有诸多此类情况,只不过丁宽略微主意了一下形象,只是把那些朝廷委任的官员傀儡化,而没有武力驱逐罢了。

  这些州郡同样有大量的官职是空缺的。对于丁宽而言,前些年丁宽对这些州郡的控制力,还没有现在这么强悍,官职空缺,有利于丁宽对地方进行实际控制。

  但现在丁宽已经完成了三级行政体制的掌控,再让很多官职空缺,就会影响自己治下州郡的管理了,因此大规模的补任官员势在必行。

  丁宽对文官系统的官员补任之事,表面采取了一种放任的态度,有意没有去进行插手。

  要补这么多官员,候补官员从哪里来?除了重新启用以前的官员,按照大汉传统的制度,那就是察举了。洛阳尚书台一开始正式运作,就给治下个州郡发出文书,要各州郡察举孝廉。

  而且这次的孝廉名额,比惯常的数量可以多出一倍。并且所有举荐的孝廉,都可以直接前往洛阳,考察合格之后就会被选为郎官。

  这个文书一发出,丁宽治下的诸多州郡,全部都暗流涌动起来。自从董卓专政以来,多久没有这种通过察举入仕的机会了,现在总算太平盛世又回来了。

  丁宽现在对几州的掌控很稳固,治下出现战乱的风险已经小了很多。很多地方的大族,就纷纷活动起来,为各家的子弟谋求这个孝廉的出身。

  真正已经进入到丁宽体系的一些大族,对丁宽的习性还是了解的,虽然也同样走后门,拉关系,但推出的人选,大多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但更多的地方大族,其实本身也不过就是那种一郡之内的望族,根本就对丁宽的习惯不够了解,还是依照以前的老习惯,推出的是家族的嫡系子弟,其中很多还都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丁宽虽然掌控了这些州郡,但此前只是削弱了郡守、国相的职权,并没有对这些人做大规模的人事调整,甚至向北海太守孔融这样影响力够大的太守,丁宽还要做一些退让媾和。

  很多丁宽治下的太守、国相,依然是那种老官僚作风,因此这一次察举,推出的候选名单,那叫一个良莠不齐,鱼目混珠。

  这些人太不了解丁宽的腹黑了,这批名单一报到洛阳的尚书台,此时已经回到洛阳的韩融等人,就明白又有一批人,要倒霉了。

  果不其然,很快程昱的监察司就送来了两份卷宗。

  第一份卷宗,里面记载了兖州某个小郡国的国相,将两个孝廉名额卖给了两个当地大族子弟,共收取了千金。

  第二份卷宗,里面记载徐州某个小郡国的国相,所举四个孝廉,皆为当地大族子弟,其中三个在当地以纨绔无行着称,横行乡里,名声极差。

  马日磾和韩融等人,与丁宽合作了这么久,马上就明白了丁宽的意图。丁宽这次是要借这次举孝廉补官的机会,再对各地郡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核查。

  同时,也要对此前大汉察举制中的弊端和黑暗内幕,进行大力的整顿了。现在丁宽明显是在暗示尚书台这些官员,这次整顿和清查,你们先自己来。

  如果你们整顿和清查的效果不够好,接下来,丁宽就会借用程昱的监察司亲自来整顿清查了。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