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章 王允到任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个颍川。

  左丰到了颍阴城外的汉军营,一是带来了皇帝的口头嘉奖,勉励丁宽再接再厉,并画饼等到平定颍川,再一起为丁宽叙功。这话丁宽也就听听,根本没往心里去。

  另外就是皇帝对颍川的战事比较关注,想问一下丁宽何时能够解长社之围,何时能平定颍川。

  丁宽这时为皇甫嵩和朱儁说了不少好话,甚至说自己能够击败彭脱,收复这么多县城,都是因为他们两个吸引了黄巾军的主力,才给了自己立功的机会。

  并且让左丰回去禀告皇帝,长社之围一月之内就能解开,而颍川现在还在黄巾军控制之下的,

  只剩下颍阴、许县、新汲、鄢陵四县,只要长社之围一解,则颍川旦夕可定。

  左丰带着丁宽的话回洛阳了,面对左丰一再索贿的暗示,丁宽根本不搭理,就假装没听懂。

  这到不是丁宽多刚正不阿,而是丁宽知道,有父亲丁平的血仇在,送多少贿赂都在宦官这里讨不得好,万一行贿的事情再被传扬出去,反而可能受士族的鄙视。

  之后的日子,丁宽难得的放松了下来。

  颖阴城内有两万黄巾军驻守不出,强攻损失太大。而长社那面,算算时间,也离火烧长社的时间不远了,根本不用急着过去。

  到不是丁宽不想管长社,只是不想去抢功。颍川他已经拿下这么多地方,实在没必要再去长社抢什么功劳。总要给长社中的两位留些功劳,否则未来见面会很尴尬。

  朱儁是丁宽的扬州老乡,两人已经相识好多年,前几年去洛阳还一起喝了好多次酒。皇甫嵩更是对他多有支持,两人加上曹操兵力接近四万,对阵波才的十万黄巾,即使不用火攻奇计,正面作战也是胜面极大。

  左丰没有搞到一点油水,满心不爽的回去复命了,丁宽也不怕他进谗言。

  长社之围已经把朝廷吓怕了,现在还需要他去替朝廷卖命。长社围城未解之前,宦官再不喜丁宽,天子刘宏再昏庸无道,也不会动他。

  等到长社击败黄巾军,丁宽就会划归皇甫嵩节制,自然也会有皇甫嵩来帮他抵挡宦官的攻讦。

  丁宽不愿意搭理宦官,也不愿意陷入宦官与党人的争斗,只想离的远远的最好。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新任的豫州刺史王允王使君可不这么想。

  王允一向和宦官敌对,早在他当初做郡吏的时候,就悍然处死了横行乡里的宦官小黄门赵津。赵津的哥哥为了给赵津报仇,就勾结洛阳的宦官,把王允的举主太守刘瓆下狱并处死。

  王允痛恨宦官乱政祸国,又想为恩主报仇,一直想要诛宦。这次来豫州上任,居然找到了难得的机会。

  王允到了阳翟,大张旗鼓的开始审讯清查黄巾乱贼,四处搜查证据,可比丁宽声势大了很多。而在这个过程中,居然被他搜出了重要证物,中常侍张让家的门客与黄巾交通的书信。

  王允如获至宝,前两个月中常侍封谞、徐奉可是刚刚因为与黄巾勾结被下狱处死,这次弄好了能直接扳倒张让。

  张让可不是一般的中常侍可比的,皇帝刘宏曾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可见张让、赵忠两人的权势之大。

  不过这个证据只是张让门客的书信,分量稍微差了点,自己一个人弹劾未必能成功,最好是能有其他身份重要的官员一同弹劾。

  为此,王允兴冲冲带着证物来颖阴找丁宽。丁宽他爹就死在宦官手上,现在丁宽位居两千石,又是统军平定黄巾的将领中功劳最大的,把丁宽拉上把握就打了很多

  王允前来,丁宽本来还是挺客气的接待,这位毕竟是历史上搞掉董卓的功臣,又是豫州的地主。

  可问明王允的来意,丁宽的态度就直接转为冷淡,他可没兴趣去参与什么诛宦。

  他就直接告诉王允,此时正是与黄巾作战的关键时期,他作为前线的统兵之人,要为麾下将士着想,不会参与任何朝廷内部的争斗。让王允失望而回。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