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章 兵马未动,关系网先行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丁宽第一封信写给了吴郡顾氏,这次丁宽邀请江东士族随军,与其说是需要这些江东士族的帮助,不如说是给这些家族的很多弟子出仕的机会,是丁宽给予这些家族的回报,顾氏是丁宽最早结识的江东士族,出面帮丁宽张罗这件事,反而能落个人情。

  顾氏是丁宽的师兄徐璆家是世交,早在当年丁宽还在跟随徐璆读书之时,就结识了当时给扬州刺史臧旻做从事的顾习,并通过这层关系,将舅舅芮祗推荐进入军中,可以说丁宽的崛起早期,向顾氏借力非常多,自然要有所回报。

  第二封信写给了颍川的韩融、第三封信给荆州蔡氏、第四封是给了东海王氏,这些信内容基本一致,都是说丁宽这次出兵,有很多的军中文吏职位空缺,各家族如果有子弟需要历练,尽可直接来找丁宽,定会酌情任用。

  通过这些信能够招来人,不会是什么顶尖人才,应该都是这些家族中二流、三流人才,到丁宽这里来历练的,但这些人来了之后,却可以充实丁宽麾下的各个基层岗位,满足后勤方面的基层管理需要。

  接着定宽开始写第五、第六封信,这两封信是给颍川荀悦和枣祗的,丁宽这几年与二人联络不断,已成为知交好友,此次就是请这二人帮忙,举荐真正的顶级人才做幕僚。

  这次丁宽的要求就比较高了,丁宽向二人求取的是三类人。

  第一类是帮忙丁宽参谋军事的谋主类人物,现在丁宽这里只有一个程昱有做谋主的能力,但程昱同时还要帮丁宽统领内政,未免有些任务太重。

  谋主更类似于丁宽的私人幕僚,只需要帮丁宽参赞军事,因此对出身到没有任何要求,只要智力够高就行。

  第二类是内政型人才,主要是帮助丁宽掌管整个后勤、文吏部门,这就不止需要有足够的内政组织能力,还要有足够高的名气和出身,才能管得住那些大家族推荐来的历练子弟。

  第三类是外交类人才,此时的冀州刺史是王芬,这可是二十年前就已经名满天下的党人,位列八厨。幽州刺史此前是丹阳人陶谦,但陶谦被调到凉州参赞军事,这个位置暂时空缺。

  除了刺史之外,两州还有十几位太守,丁宽这次没有带太多兵,需要向这些两州地方官要兵要粮,就必须有一个擅长外交的班子,专门与这些官员打交道。

  负责外交的人,不止要能长袖善舞,长于交际,更需要有名士身份,才能与这些地方实力官员结好关系、获得支持。军事之上,张举、张纯的叛军和乌恒胡人其实都不足惧,此战的关键还是在于丁宽能否快速整合幽州、冀州的力量。

  丁宽这次准备全面发动以往积累的人脉关系网络,这既是一次压力测试,也是为以后正式建立势力做一次预演,当然不会只联络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