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 贪心就要用命偿还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渡河啊,为啥要回塞外,前面有汉军兵马来了?”

  “不是前面,是后面,别忘了我们身后还有三千汉军,听说这汉军的首领叫丁宽,可以调度所有汉国冀州、和幽州的兵马,别看他现在只有三千人,谁知道这些日子他从别的地方能调来多少人马?

  现在眼前的这条河开始化冻了,你算算我们这次南下渡过了多少条河,我们要再不回塞外,那些河可就全化开了,我们再想渡河就没那么容易,如果汉军调兵过来堵截我们归路,弄不好我们就再也回不去了。”

  乌延听到可能再也回不去塞外,也有些担心起来,“那我们就赶快往回走,

  这一路的汉人城池不多,只要我们回去的快,汉人不一定能堵住我们。”

  两人商量好之后,到也不再拖延,立即下令全军调头,向北撤退。

  他们的猜测是对的,只是发觉危险的时间晚了一些。丁宽此时已经不考虑,如何阻止他们劫掠了。而是在谋划,如何将这些叛军全部消灭。

  丁宽作为统领冀州、幽州兵马的平叛主帅,眼见乌桓人在渤海郡横行,心中一直有些愧疚,感觉渤海郡百万汉人,遭受此次胡人劫掠,自己应该负上责任。却不知道,正是他的出现,大幅改变的了这段历史。

  丁宽前世虽然是三国迷,但更多的是看三国的小说,没有去仔细看过历史文献,所以熟悉的都是汉末三国的主线剧情。

  张纯张举谋反,属于典型的支线剧情,史书上的记载都非常简略,-更不要说很多小说对这段剧情的描写,已经大幅的进行了改写。

  真实的历史上,也许是太丢人,对于这次乌桓人南下,记载非常简单,就是一句“寇略青、徐、幽、冀四州,杀略吏民。”

  注意,这里面不止有幽、冀二州,还有青、徐二州,说明这次乌桓人的南下劫掠,已经渡过了黄河,甚至击穿了青州,才能够到达徐州。南下这么远,这股乌桓人在大汉腹地肆虐的时间至少要五六个月。

  公孙瓒能在石门之战中大败张纯,之后在管子城被围困两百余天,按时间推算,这段时间南下的乌桓人应该没有回军,才给了公孙瓒乘虚而入的机会。

  而到了丁宽介入的历史空间,这段历史被大幅改变了,乌桓人南下的时间大幅缩短,肆虐的地方,也只有渤海一地。可以说,丁宽冒着巨大的风险,三千骑军纠缠五万叛军,效果明显。

  丁宽发现叛军回师向北,根本不进行拦阻,而是放开道路,任叛军北行,然后继续跟在叛军身后。

  丁宽当然不会坐视这些乌桓人安然返回幽州,在跟随叛军北上的同时,汉军也正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

  乌桓人有三万骑兵,骑兵最突出的不是冲击力,而是高速移动力,渤海郡的地形很特殊,呈现一个北窄南宽的梯形,东侧是大海,西侧是漳水,越向北走,地形越窄,给乌桓骑兵的腾挪空间就越小。

  丁宽跟在叛军身后,早在前面为这些贪婪的叛军布置好了口袋,只等这些叛军进入死地,就会彻底围歼这股叛军主力。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