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章 伐山开田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训练有素,并且不是只会平原见仗,在扬州与山越人多年的征伐,对山地作战同样精通,上马是强悍骑军,下马也是精锐步兵。

  几仗下来,就把这些黄巾余部打的再也不敢随意下山骚扰。充分炫耀了武力之后,丁宽就开始怀柔。不断派一些被俘虏之后感化的黄巾进山去做思想工作。

  山中缺衣少食,又不敢下山劫掠,黄巾军在山中补给困难,陆续开始有黄巾军下山接受招安。

  汝南黄巾虽然号称有十几万之众,但大部分实际上就是被裹挟的流民,不过是想找个活路而已。原本是当流民活不下去入了黄巾,现在作为黄巾,

  在山中又活不下去了,只能再出来投降。

  在丁宽与黄琬全力以赴之下,短短一年时间内,向荆州有组织迁徙了五万流民,向扬州迁徙了十万流民。十几个县伐山开田,消化吸收了约五万流民。

  二十万流民被得到适当的安置,黄巾哪里还有生存的空间?而汝南的治安也自然全面好转,虽然这些临时的措施,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但至少短期内,大幅的缓和了汝南的社会冲突。

  汝南是豫州人口最多,也是问题最大的一个郡,汝南的乱象在黄琬到任之前,已经蔓延影响了周边的沛国、陈国。

  汝南的问题一缓解,其他郡国的压力就骤然减小。而且其他郡国,并没有什么大的山脉湖泊,哪里有黄巾长期容身之地,一些分散在几个郡国的黄巾余部,都不用丁宽出手,豫州各郡的郡兵就能够战而胜之。

  黄琬也自然受到了豫州各地拥护支持,这种政绩名声很快传到洛阳,黄琬作为唯一一个非宗室的州牧,自然被评为政绩卓然,为天下冠,并因此被皇帝赐爵关内侯。

  丁宽是武职,这些地方政绩上的功劳,并不会分润太多到丁宽身上,丁宽对此也根本不在意。这段时间丁宽可以说很闲,也可以说很忙。

  说他很闲,是因为清剿汝南黄巾并没有大规模战事,根本不用丁宽亲自指挥,一些小的阵仗,麾下将领自己就完成了,却是应了那句“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说他很忙,这一年多的时间,他几乎不停的,在那十几个伐山开田的县,来回考察。而对农事极为重视的枣祗和荀悦也一直跟在他身边。

  三人一边考察,一边不停的讨论总结:如何有效的管理这些农庄,如何快速的吸引安置流民。

  丁宽有前世经营农庄的管理经验,枣、荀二人也是当世的出众之才,三人的讨论卓有成效,很快由荀悦执笔,把这些讨论记录下来,形成一套有效的,可以复制的制度体系。

  在这次考察之中,最让荀悦、枣祗惊讶和佩服的,反而是丁宽从扬州调集来的,一千多基层骨干。这些人都出身很低,但在丁宽的小学堂中,却得到了读书识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