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9章 不愿起刀兵的皇甫嵩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子刘宏真的被董卓的抗旨吓住了,一再迁延,不敢对何进下手。很快时间就进入了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三月,刘宏的病仍然没有好转的趋势。

  要解决何进,一定要先稳住董卓,刘宏招来大臣一番商议,再次给董卓下了诏书。你董卓既然不肯来京任职,那我就让你去边远州郡做个州牧。

  刘宏给董卓的新任命是并州牧,州牧之重,还在九卿之上。这次董卓倒是接受了新职务,但对于皇帝让他把手下兵马交给皇甫嵩的命令,董卓却再次上书拒绝。

  卓复上书言:“臣误蒙天恩,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

  白话文翻译过来“臣在凉州掌兵十年之久,部下对我感情极深,都愿意为我而死。臣请求带上这些部下,一起到并州赴任。”

  这时候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看不下去了,就来劝说皇甫嵩:“天下兵权,都在您和董卓之手。现在,您和他已结下仇怨,势必不能两存。

  董卓接到皇帝让其交出兵权的诏书,居然拒不执行,这是违抗圣旨。他认为朝中混乱,所以才敢于拖延时间,按兵不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您身为国家元帅,应该凭借国威讨伐他,上显忠义之心,下除不义之人,无往而不利。”

  皇甫嵩却不肯听从皇甫郦的劝说:“董卓违命虽有罪,我如果擅自杀了他过失也不小。还是上奏朝廷,让朝廷决断吧。”

  皇甫嵩不愿意对董卓动手,可不是真的怕承担什么朝廷责难,他有自己的考虑。

  此时大汉四处烽烟四起,几乎每个州郡的地方官手下都有兵马在手。废史改牧,更是使得地方州郡的权势大增。这些年,大汉的战争次数虽然很多,但都是朝廷在对叛军进行平叛。

  皇甫嵩与董卓现在都是大汉的重号将军,即使董卓公然对抗诏书,也没有公开谋反,名义上仍然是汉臣。皇甫嵩如果没有朝廷的指令,擅自去攻伐董卓,那就是汉军的直接内讧了,这个先例如果一开,弄不好各地方州郡掌兵之人,就会有样学样,相互攻伐起来,这不就是再回春秋时代了吗?

  皇甫嵩年纪已经不小了,也知道自己家族并没有特别优秀的后继人才,如果是自己开了大汉武将私自相互征伐的先例,皇甫家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才是他拒绝侄子建议的原因。

  皇甫嵩是东汉末年的第一名将,而且是文武全才,见识是极明白的。这么多年来,多少人劝过皇甫嵩起兵?他虽然从没有答应,也从没有把那些劝他起兵的人检举出来。

  这些人中,有劝他起兵清君侧诛杀宦官的党人;有因不满大汉朝廷漠视凉州生死的乡人,例如凉州名士阎忠;现在又有他的侄子皇甫郦。

  “兵者,凶器也,不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