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九章 如周朝正 (4)_郑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邬邑停留的那场宴饮并未进行到很晚,也谈不上有什么相谈甚欢之类的场面。

  尹小叔只是尽到了他一个王臣应尽的职责。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郑忽也没想从这位尹小叔身上得到什么,只是单纯的仰慕其先祖,那位和南仲齐名的,为诸夏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贤。

  生活就是这样,和人交往并不是一定都要怀揣着功利性目的。

  单纯的交流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

  第二日的天气已有些好转,郑忽一行一大早便辞别尹小叔,继续赶路。

  时间已经很紧了,明日便是岁首,朝正之日。

  若是今晚还未到的话,那干脆直接打道回府得了!

  而且郑庄公身为王左卿士此时前去已是极晚,要是再晚些,不说天子会震怒,国际影响也不好。

  朝正的诸侯会说郑庄公不把天子放在眼里。

  虽然这确实是真的,但是总归还是需要一块牌匾来遮一遮的。

  是以,刚离开邬邑,郑忽一行便加快了速度,一个半时辰左右,已然抵达王都近郊。

  而近郊已筑有土坛。

  此坛方圆九十六尺,高四尺,坛上有上下四方神明的像。

  像是木制的,四尺见方,涂六种颜色。

  东方青色,南方赤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上方玄色,下方黄色。

  用六种玉装饰:上为圭;下为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

  周公黑肩已在坛前不远处等候,这当然不是为了等郑庄公一行,而是为迎接朝正的诸侯。

  也得亏是郑忽一行来的比较晚了,要摊上诸侯扎堆来朝见的时候,郑庄公可能还得排队。

  像鲁隐公十一年的时候,滕侯和薛侯去朝见鲁隐公时就因为排队的事吵起来了。

  薛侯说:“我先封。”

  滕侯说:“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

  鲁隐公对这种情况也是相当无奈,让公子翚也就是羽父带话给薛侯。

  “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

  薛侯听了这段话,这才同意让滕侯在他前面朝见。

  这也算是周朝的特色,亲亲尊尊。

  就像鲁隐公所说的,如果有一天他去薛国朝见,他是不敢排在任姓诸侯前面的。

  以郑国王室近亲的身份、匡扶王室的功劳和中原强国的地位来论,在这种较大规模的朝见活动中如遇扎堆情况,郑国基本上都是可以插队的。

  但是,也有例外情况,比如鲁国,故周公国,也是唯一一家有天子礼乐的诸侯。

  鲁国在王室的地位很特殊,又是侯爵,所以,和鲁国相遇,郑国是插不了队的。

  此外还有卫国、晋国,这两国虽然不是王室近亲,但是,在王室东迁的过程中,功劳不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