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七章 父子夜话_郑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群臣避退,堂中只剩下郑庄公和郑忽二人。

  郑庄公凝视着郑忽,久久无。

  原本之所以离国,为的是郑忽的婚事,他根本未料到婚事之后会再与宋蔡等国国君会于曲阜。

  这是第一个失误。

  与齐侯盟会后,齐侯提议前往曲阜,这个面子是一定要给的,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鲁国竟然敢往死里得罪郑国,天子和宋蔡竟然连一点颜面也不给齐国留。

  这是第二个失误。

  要知道,齐侯作为调和的中间人,郑庄公也好,宋公、蔡侯也罢,多多少少是要给齐侯一些颜面的。

  这是最基本的尊重。

  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更何况是调解两国关系的中间人。

  经过此事,齐与宋蔡必然会成为死敌。

  这是毋庸置疑的。

  从宋蔡发兵围郑国馆舍开始,这个仇就已经结下了。

  因为这是**裸的打齐侯的脸。

  第三个失误则是,从一开始,郑庄公就寄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将此事解决,甚至将蔡地归还也在所不惜。

  这是由于郑国的北进方略所决定的。

  但问题的症结在于,宋蔡以及天子从一开始所关注的焦点就不在土地之上。

  这是谁为没有料到的。

  若是早知道他们的目的根本不是土地,而是为了驱逐郑忽,郑庄公怎么可能会来曲阜一会。

  “儿不孝,累及父君,还望父君恕罪!”郑忽率先打破了沉默,不过语之中却有些哽咽。

  没办法,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离开郑国,郑忽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已经接受了自己是一个郑人,是郑庄公之子,是郑国世子的事实。

  期间或许有一些波折、磨难,但他对郑国、对郑庄公、对那些支持帮助他的人、对长葛的民众都是怀有感情的。

  郑国,是他在这个时代得以生存乃至搅动风云的倚仗。

  而郑庄公,则是为他遮风挡雨的大树。

  现在,他逼不得已必须离开,离开他的倚仗,离开为他遮风挡雨的大树。

  郑忽心中有不舍,亦有迷茫,更有恐惧。

  离开了郑国,天下虽大,何处才是他的立身之地。

  郑庄公听出了郑忽的哽咽之声,心中亦是悲痛不已。

  这个昔日在他膝下承欢的爱子,在他和群臣以至郑国受到危难之时,义无反顾的挺身而出。

  就这一点来说,他是欣慰的,因为宗庙和社稷需要的就是这种遇大事而不退,勇于担当的继承人。

  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至少在短时间内,他的这个爱子,郑国的法定继承人是无法回到郑国了。

  “吾儿毋忧,蔡侯背盟,今天子、宋、蔡、鲁强逼于我,一旦出曲阜,我即背盟,背盟者岂我一家哉?”

  这话真不是郑庄公安慰郑忽的,而是他真准备按照高渠弥的建议来了。

  一旦脱险,无论如何他都不准备让郑忽流落他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