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73章 周郎聊发少年狂_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凌操一声令下,堆放在河岸边缘,看起来像是筑桥材料,被绳索连接在一起的圆木被整排的推落水面,猛一下沉之后,旋即漂浮了起来。

  “儿郎们,随我来!”陈武一马当先的跳上木筏,吼声如雷。

  只见他左手挽盾,右手持戟,站在制作粗糙的木筏上,身形竟是稳如山岳。

  “杀!”东吴军士兵纷纷登上木筏,前面有人拉着半截浮桥上垂下来的绳头,后面有人划桨撑篙,竟是飞快的向前行进起来。

  更多的木筏被推下水,更多的士卒登筏而前,如同蚂蚁一般,攀在三座浮桥两侧,一眼看过去,仿佛河面上凭空冒出了一座河心岛。

  “俗语说:北人骑马,南人擅舟,果然不虚。”看着东吴军以木筏渡河,如履平地的模样,李宣感慨非常,“不过他们是不是太急了?若是等浮桥再向前伸延出几十步,说不定还真能一口气冲过来。”

  徐庶沉吟不语,只是凝神观望,须臾,他突然脸色骤变,失声道:“不好!那木筏不是为了渡河之用,而是为了快速造桥!”

  ………………

  东吴军的确用了一种特别的方法在造桥。

  那些木筏就是事先造好的桥身,在首尾处,都留下了铁制的搭扣或是木楔等机关,到了浮桥前端,只要将木筏的尾端一抬一挂,就可以快速连接起来。

  这样造出来的浮桥,平稳性肯定是相当差的,一个浪头过来,整座浮桥都会变得七扭八歪的,寻常人别说在上面走了,恐怕是站都站不稳当。

  不过,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造桥的速度百倍于前!

  不光是速度快,风险也小了很多。搭浮桥的民夫手无寸铁,身在水中,想躲也没处躲,木筏上的却都是精锐士卒!

  他们披坚持锐,在风头浪尖上站得稳稳的,仿佛脚下的不是简陋的木筏,而是不惧风浪的楼船一般。

  他们熟练的操作着樯橹,木筏破开浊浪,飞速向前,浮桥随之向对岸迅速延伸,眨眨眼的工夫,就已经将距离缩短至百余步!

  这就是最擅水战的东吴军,在波翻浪涌之间,就是他们最能大显身手的战场!

  ………………

  “放箭,放箭!拦住他们,砸断那几座桥!”鼓号声中,唐军的军官们喊的声嘶力竭。

  除了高蓟城的三万守备军之外,还有从其他地方赶来助战各路人马,集结起来也有接近两万。

  不过,由于周瑜在渡河之前,一直来回机动,唐军方面始终无法将兵力集中起来,只能在漫长的河岸线上拉开。

  这就是被动防御的坏处,就算兵力更多,但得不到主动权,就只能见招拆招,追在对方的身后疲于奔命。

  但不这么做也不行。若是失去灅水和沽水天险,单凭五万守备军团肯定没办法挡住报了破釜沉舟决心的三万东吴精锐。

  按照徐庶的想法,最佳的策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