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412章 战将起_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彩的渲染过,流传千年的经典之战——长勺之战。

  这场战役的规模并不大,也算不上多激烈,却因为曹刿的经典理论,而被史家所赞叹,故而流传深远。连李翊这个对历史不怎么在行的人,都知之甚详,因为这篇文章是李翊前世所处的那个时代,高中的必修课文。

  李翊选定的决战地点,都与历史上那场经典之战颇为相似,都是在汶水河畔,泰山脚下。

  当然,更有趣的是,他在这一战中应用的理念,跟当年曹刿的论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诸多巧合碰在一起,李翊又怎能不感叹呢?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感叹历史,融入历史,改变历史!

  在自己这个位面,史家将会如何记载这场大战呢?自己要不要也表一番高深的言论呢?

  李翊有些出神。

  “有趣?确实很有趣,夫战,勇气也……”刘伯温伸出胖胖的手指,在地图上指点着说道,“黄巾挟大胜之势而来,是为一鼓作气……但是经过长途跋涉,路上再被主公您动点手脚,算是再而衰了,然后……”

  他手指向西一退再一退,最后一摊手道:“您弃守嬴县,黄巾大军长驱直抵奉高城下,气势却远未到衰竭的时候,主公,您不会告诉我们,您还没想好对策吧?”

  “当然不会,对策早就想好了,只是具体怎么施行,还得看具体情况。”李翊回过神,笑道。

  刘伯温等人对李翊抵达泰山以来的行动了若指掌。

  他依然是雷打不动的每天锻炼自身实力,每天跟宇文成都和陆文龙对练一下武艺。

  此外,他还花了不少时间考察山川地势,从莱芜到奉高,他都脚踏实地的走过一遍,因此才有了眼前这幅高精度的地图。

  然后他抽了一点时间接见各方使者,跟自己商讨战略对策,分析情报。

  但是真正的针对这次战争的准备,他却没有做多少。

  现在前线传来消息,司马俱凭借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使出了大手笔,率领百万大军攻打泰山郡。主公的亲卫铁骑再勇猛,但是以三千对上百万敌军,也只能望洋兴叹了,就算敌人站着不动让他们砍,他们又能砍死几个?

  至于公孙瓒和丁原的军队,抛开数量差距不谈,他们的训练情况也不得而知,他们能发挥出多少战力还是两说呢。

  到了这个时候,主公虽然说已经有了对策,但对策是什么,却依然没有说出来,这让刘伯温陷入了茫然。

  难道他指望的是派到北海的那三千骑兵?

  对付百余万黄巾大军,竞然是太史慈的三千骑兵?

  要是真能混到黄巾军的中军附近,以太史慈、黄忠和魏延三人的实力,司马俱等黄巾军首领确实要糟糕。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真以为有百万大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猛人啊?

  可除了突袭中军,三千人在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