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433章 与诸葛亮的问答_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人评价说,三国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征服世界、战胜别人的英雄事迹,唯有诸葛瑾的故事,是一部征服自己私心杂念,用一生去帮助别人的反英雄主义传奇。

  有人评价说,诸葛瑾参加工作42年,要么不做事,要么不成事,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平凡的业绩、他是汉末三国行动失败次数最多记录的保持者。可同样是作为臣子,他从领导那里得到的信任却比他那个天纵英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弟弟还要多!

  有人评价说,诸葛瑾纵然没有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却也从不算计别人,擅长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德服人、使人如沐春风,放在任何时代,都会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可不管怎么说,人们都是认为诸葛瑾其实是没什么本事的,但是,如今武将系统显示的诸葛瑾的五维数据,却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说诸葛瑾没有本事的。

  李翊在仔细的检视了诸葛瑾的一身之后,发现他比起他的弟弟诸葛亮那一个等级的人来说,能力的确要差上一些,但是他依然可以称为能力卓越者。他之所以显得那么默默无闻,是因为他把老祖宗的中庸之道,掌握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综合来看诸葛瑾一生的言行,他的可贵之处至少有三点:

  第一点,在具体事务上,诸葛瑾虽然不做事儿、不成事儿、可是从不挑(第三声)事儿。肯做事,能成事固然好,但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能挑事儿。

  一个人如果做成了事情,得到的回报少了,会有怨气,得到的回报多了,会有傲气。怨气和傲气都会使人想要挑事儿,而不做事儿不成事儿不挑事儿的人无功受禄,最是心怀感激。

  理论上,没有功劳的人自然没有资本挑事儿。但在实际中,不管有没有功劳,人都是很难克制挑事儿的冲动的。

  第二点,诸葛瑾揣摩领导意图。动机上是出于对孙权的无限感激,再加上他委婉的表达,要真心有真心,要方法有方法,他达到了拍马屁的最高境界——发自内心地去关心一个人。说出他最想听的话,于是才有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结果。

  如果非要为他和孙权的关系找一个相似的例子,那就是哆啦A梦与野比大雄的关系了……哆啦A梦没有给大雄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他的意义在于陪伴。在孙权的心中,诸葛瑾不是他的手下,而是他的朋友,唯一的、贴心的朋友。

  能为他建功立业、打江山的人很多,诸葛瑾却是绝无仅有的、无可取代的。别人给他的都是身外之物,只有诸葛瑾能够关心、安慰他内心的感受,让他舒心。这个朋友。从他18岁执掌江东就一直陪伴着他,长达42年的陪伴,却没有一次惹他不高兴过……

  第三,与领导关系铁到这个份儿上的人寥寥无几,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