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436章 陈家父子_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傲物。瞧不起所有人,总认为天下是在自己的手中。

  名士阶级的大量出现,跟东汉年间名教的兴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名士也可以解释成“名教之士”。但是,所谓的名教其实质性内核仍为儒学,而且还是又臭又硬的腐儒。

  除了给名士们注入入世的情结和奇特的为人处世之外。在礼法制度大坏的魏晋时期,他们也是一手推动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优待异族,甚至是直接允许异族进入长城内生活的主要推手们。

  这些名士们,就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寄生虫。

  而陈珪。就是名士之一。

  陈珪曾经做过沛相,但是因为些许小事不满就挂印而去。完全不在乎百姓和自己的工作。因为他是官宦世家出身,因为他是垄断着知识的名士。只要他想,随时随地都能做官。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在乎普通人的生死与感受?

  在李翊看来,这些所谓的名士们是最为典型的欺软怕硬。欺负良善弱小的时候各个凶神恶煞,恨不得脱光膀子赤膊而上。但是遇上真正的狠角色之后,立马就缩卵了。

  日后五胡乱华的时候,这些名士的表现完全堪比一场前所未有的滑稽戏。一个两个争先恐后的跪倒在异族的马蹄前,痛哭流涕的恨不得去舔异族们的马靴。

  正是因为清楚这些所谓的名士的嘴脸。所以李翊对于没有多少名士投身北疆并不感到失望,而且,就算是一些投靠北疆的名士,李翊也没有重用他们。一般都是给他们一个没多少权力的虚职,安抚一下他们罢了。如今在北疆发挥重要作用的,都是一些出身寒门的有着真才实学的人。

  这些名士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用好一点的词汇说是识时务,用不好的词汇说,那就是见风使舵了。

  陈珪父子就是善于见风使舵的人。

  如今李翊率领数万大军进入徐州平定叛乱。可在陈珪父子看来,李翊肯定不只是平定叛乱那么简单,从今以后,这徐州的天恐怕要变了。

  所以,他们在李翊到达下邳城不久,就悄悄地拜会了李翊,表现出了投靠李翊,挤走陶谦的意思。

  陈珪父子比起一般只知道空谈的名士来说,算是很有才能的。他们都看出来李翊并没有直接将徐州纳入北疆的想法,毕竟徐州距离北疆太远,所以他们隐晦的表示,李翊可以把徐州拿下来,然后任命陈珪为徐州牧,代李翊治理徐州。等到将来李翊率领大军南下,他们再投靠过来。

  对于两人隐隐表达出来的意思,李翊当然是呵呵哒,他装傻充愣,就像是完全搞不懂两人的意思一样,然后把他们父子俩给打发走了。

  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李翊当然不会相信了,更别说挤走陶谦,让陈珪来当徐州牧了。这简直就是拿肉包子打狗。

  其实,李翊清楚陈珪父子的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