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二事不朽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的,竟成莫逆——而且陈泰也希望能够靠着是家的势力,使老爹重返都中,所以刻意奉迎是复。今天就是陈泰请是复去喝酒谈事啦,一直搞得这么晚,是无咎方才着家。

  可是山阳公主吸吸鼻子,却并没有从是复身上闻到多少酒气,不禁疑惑:“未曾胜饮耶?”以你的脾气,出去就是大半天,结果面不改色腿不软地回来,这可很少见哪。是复赶紧解释:“既国丧中,安敢多饮?”曹操驾崩也好几个月啦,再没有不让人喝酒的道理,可终究丧期未满,礼乐皆罢,我若喝得酩酊大醉,恐怕会有损家族声望。随即凑近一些,附公主耳畔低声说道:“可速请桓先生来……”

  山阳公主天性聪敏,当即就明白了,丈夫出去赴宴喝酒是假,大概趁机去跟人谈事儿去啦,急忙吩咐心腹奴婢,去东院寻桓范前来相见。

  等是复接着桓范,二人进入书房——是复这间书房是模仿是勋书斋而建,内中陈设大同小异,只是藏书没有那么多。当下二人摒退从人,促膝密谈,是复低声说道:“卢慈范欲求脱身之策也。”

  自从曹操驾崩、曹髦登基以来,群臣请求罢废刺奸、校事的呼声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一开始卢洪没把这当一回事儿——我等乃天子耳目,若罢废之,则是闭塞天听,削弱君权也,新帝虽然年幼,瞧上去也挺精明的,不会做这种自废武功的蠢事吧。

  可是最近风向日益不对,因为不仅仅外朝而已,竟连内廷的崔琰也开始劝说曹髦废刺奸、校事了。崔季珪固然欲长君主之权,但他终究是传统士大夫,对于特务组织存在着天生的恶感,于是劝告曹髦:“天子以臣为耳,以吏为目,何须校事?校事之设,初为行军令也,唯小人而可治小人,今施于朝,是以小人监士大夫矣。若罢废之,无害君权,反使百僚归心,皆颂陛下圣明……”

  崔琰在内廷的权势日盛,就连门下监刘放都要瞠乎其后——刘子弃论学识、论名声、论出身,也全都差崔季珪远矣——这当然瞒不过卢慈范去,所以一听说崔琰都开始说自己部门的坏话,当即明白,大势去矣。

  就理论上而言,只是裁撤一个内廷部门而已,象卢洪这种有正式编制的官员,没有直接下岗的道理,总得给安排一个别的差使吧。问题百僚皆恨校事久矣,自己一旦去位,还可能在官僚体系里继续混下去吗?不定谁找个错处,就要自己人头落地哪。

  这时候的刺奸头子名叫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很早就跟随了曹操,为司空军谋掾。后来曹操曾经一度颁发了禁酒令,徐邈却一刻也离不得杯中之物,私饮至醉,正赶上校事赵达来找他,徐邈随口就说:“中圣人。”赵达禀报曹操,曹操大怒,欲严惩之,幸亏度辽将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