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四章 建立政制院,从一品国公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认为可以大用,就提名上来,但需要我来同意。”

  “嗯。”

  “我希望这些职务都是常定,不能像宰相那样随意换来换去,这对于政局来说不稳定,可以暂定为院士任期为五年,五年如果有什么问题,就该罢免罢免,要是没什么问题可以继续,身体出现问题就只能病退了。”

  赵骏环顾众人说道:“另外我认为以后官员要常设,否则容易出现上任官员还没开始行政,就马上被调离,后来者又推翻了前任的政策,会导致政令不稳定的现象,这对于改制不利。”

  “这”

  赵祯皱起眉头。

  “有什么问题吗?”赵骏问。

  赵祯想了想,摇头道:“那就这样吧。”

  “当然了,官家自然有任免官员的权力,但我更希望官家能够和知制院商议一下。”

  赵骏说道:“毕竟这样的话,更能体现官家维护知制院的决心。”

  “好好吧”

  赵祯勉为其难地答应,这又是从他手里抢了不少权力走。

  大宋采取的是流官制度,往往高级官员任期很短,像开封府有183人当过府尹,而北宋才167年,平均每人每任才11个月,短的甚至只有几天。

  如范仲淹的儿子范纯礼,当过三次,最长的一次半年,最短的一次不到一个月,三次加起来也才一年。

  这样做为的是稳固皇权,防止士大夫长时间把持某个部门,对皇权造成威胁。

  但缺点也很明显。

  由于流官任期太短,而古时候信息、交通、物资流通等都不发达,一项政令传递到全国去,可能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有的时候旧官才刚上任不久,正准备大展拳脚,没多久就被调走,新官上任,又是另外一个想法。

  老百姓就在不同的政策下反复被折磨,反复被折腾,对于民力来说自然是一种浪费。

  所以宋朝对士大夫来说是最好的朝代,工资高福利好,就算犯事也不会怎么样。但对于百姓来说,就真是水深火热,也无怪乎造反起义者是历朝历代之冠。

  现在赵骏把官员任期加长,官员任免权也从皇帝那拿走,显然对于皇权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让赵祯有些不情愿。

  但赵祯稍微犹豫,最终还是答应。

  毕竟对于他来说,现在没有什么比改变大宋的历史,改变靖康耻带来的威胁更加重要。

  “那就这样。”

  赵骏笑道:“以后两府三司所有的政务全都归入政制院,我需要了解目前大宋的情况,收纳大量的数据以此来做变革。可能有好几个月都不会有新政策出来,这需要长时间的规划。”

  赵祯想了想就道:“那朕就在宫中设一处做政制院办公处?不若在大庆殿后阁吧。”

  宋代宰相办公的地点在大庆殿旁边,叫做政事堂或者都事堂,《东京梦华录》记载:“入门东去街北廊乃枢密院,次中书省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