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情世故,是张大网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连什么事都还不知道,就打着包票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显然也是在表明心意。

  赵骏笑道:“不用你赴汤蹈火,寿州这边我希望你把事情放一放,交给通判去做。你即刻前往亳州,去找亳州通判邵景先,目前朝廷也不知道新派了亳州知州来了没有,若是来了,就拿我的手令,查查蒙城那边有没有问题。”

  “是。”

  林洙连忙起身拱手应道:“下官今日就出发。”

  “无需那么急。”

  赵骏随后又道:“我会派人告知淮南东路转运使,让他那边进行全淮南东路核查,配合你们的行动。”

  他倒不担心淮南东路转运使参与进去,因为此人名叫蒋堂。

  大前年淮南旱灾,他当时任江南东路转运使,本来跟他没什么太大关系,却因一江之隔动了恻隐之心,开江南东路常平仓救济淮南灾民。

  之后蒋堂调任淮南东路转运使,兼江、淮发运事。

  并且蒋堂女婿兼学生叫邵必,他是今年二月,也就是赵骏考举人那一届考上的进士,现在出任高邮县令,同时他早年就学于国子监。

  恰好王曾以前有段时间得罪了刘太后,被降职以直学士判国子监,因此邵必也是王曾的门生。

  王曾临行前给了赵骏一封信,就是说的此人。

  赵骏在淮南西路一个多月,早就派人给那邵必送信,要他汇报一下淮南东路的情况,问他蒋堂如何?

  邵必也已经回信,告知赵骏,说他岳父为人刚正不阿,素有清名,不管去哪里任职,都被当地称赞,且十分热衷于兴办教育,遇事不屈,好学工文,延誉后辈,至老不倦。

  这番评价都不知道是女婿吹岳父,还是事实。

  但不管怎么样,赵骏也自己查了查这蒋堂,确实没什么黑料。而且相信王曾应该也不会看错人,他说邵必没问题,那应该是没问题。

  因此就让蒋堂那边帮忙查查。

  即便查出蒋堂和邵必有问题也无妨,到时候回去找王曾的麻烦就是了。

  得到赵骏的承诺,林洙自是大喜过望,拱手说道:“谢知院,下官必定不负知院所托。”

  “去吧。”

  赵骏挥挥手。

  林洙喜滋滋的领着新任务走了。

  等他走后,赵骏也没有太做停留,让剩余没有参与贪腐案的副职官员先暂管寿州公务,自己下令即刻启程前往杭州。

  从寿州去杭州倒也简单,下蔡县城外就是淮水,坐船顺着淮水一路向东,进入楚州境内。

  随后在楚州,也就是后世淮安市走运河南下,过长江就是江东。

  赵骏在四月中旬出发,仅仅五天时间就已经到了扬州,这还是因为春季东南风,逆风航行。若是西南风和西北风加持,史料记载汴梁到扬州也仅仅只需要十二日。

  扬州湾头镇,由于扬州和真州是漕、盐运的重要枢纽,真、仁两朝,每年漕运多达800万石,占全国漕运的四分之三。

  连淮南东路转运使、发运使衙门,都置于真州杨子县,本是赵骏要视察的地点。

  但由于赵骏此番南下,主要是处理杭州知州孙沔,不便去扬州和真州,就需要从湾头镇直接南下进入长江了,没有去江都和扬子。

  只是之前只会了蒋堂一声,所以没想到他带着淮南东路大小官员已经在湾头镇等着。

  赵骏没办法,就只好下船与他们吃了顿饭。

  与会者都是淮南东路大小官员,除了蒋堂以外,还有淮南东路副转运使、转运判官、提举常平使、扬州知州、真州知州、两地通判以及海陵县令等十多名官员。

  会上赵骏和众人相谈盛欢,聊了聊淮南东路治理情况,也聊了聊两江漕运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等等。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