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一章 将他们碾进历史车轮里(元旦快乐)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容易堵塞枪管。

  所以论起在火器当中的威力,燧发枪依旧排不上号。

  然而在雷酸汞发明出来之前,燧发枪已经算是火器当中的王者,几乎完全可以替代冷兵器,对付西夏和辽人的骑兵,绰绰有余。

  “报告知司,此次射击击发率已经达到了七成,三段射击的话,足以覆盖前方百步所有范围!”

  新任火器营指挥使杨文广前来向曾公亮汇报情况。

  他现在手底下有一千名火枪手,五十名大炮手,如今面对辽国骑兵,他有信心让对方付出惨痛的代价。

  曾公亮目光深沉,微微点头道:“嗯,做得很好,我会向官家上报你的功劳。”

  “多谢知司。”

  杨文广大喜。

  曾公亮随即回了自己营房,开始写报告。

  五月份,在化学、力学、机械学、材料学等现代科学没有发展出来之前,火器研发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

  不仅仅是燧发枪,经过数年研究和发展,大炮也已经愈发精进,甚至还发明了开花弹。

  炮弹外部包裹一层铁皮,内部是火药,引线非常长,点燃之后迅速放入炮筒里,再点燃大炮,将正处于燃烧状态的炮弹推出去。

  一旦在人群里炸开,造成的威力非常可观。

  只是开花弹实际杀伤力还是不如实心弹,因此目前大宋的火炮队伍里,还是以实心弹为主。

  五月八日,张亢被调任为枢密院副使,由范仲淹主持,调狄青、张玉、折继闵、郭遵等十余名在宋夏战争、宋辽战争中功勋卓著的青年将领组成新军。

  这支新军的军备将不再从原来的民间以及各个官营工坊采购,而是从河北武安县的钢铁厂采购。

  那边如今除了钢铁厂以外,赵骏也已经下令让火器司成立下属国营火器制造公司,将会在武安设置火器制造坊,汴梁的一些工匠和作坊也要陆陆续续搬迁过去。

  政制院内,在早朝结束之后,开启了新一轮政制院常例会议。赵骏依旧担任主持,在先说了今年国内治理指导方向之后。

  贾昌朝才第一个问道:“知院?”

  “嗯?”

  赵骏扭过头看向他道:“怎么了?黄河治理那边出了什么岔子吗?”

  由于历史上贾昌朝提出的黄河治理办法是最靠谱的,所以在去年工部尚书韩琚忽然病逝之后,就从教育部尚书转了工部尚书职,以同知政制院,主持修汴河、黄河的工程。

  目前他已经完成了不少小项目,而且还成功地挖建出了第一条分流河,将黄河与御河连接。下面的规划基本上已经做好,因此他也没在现场监督。

  贾昌朝就问道:“今天早上官家忽然要组建新军,下官是想问问这是怎么回事?”

  “组建新军是正常的发展方向,有什么问题吗?”

  赵骏反问。

  “但是不是应该跟政制院沟通一下?”

  吕夷简略有些不满地说道:“如此忽然行事,实在是让我等没有任何防备。”

  “这要什么防备。”

  赵骏笑道:“兵权在官家手里,你还敢对官家指手画脚?”

  “额”

  吕夷简一时噎住,随后说道:“那自然不是,只是这么大的事情,终究要大家商议一下才行。”

  赵骏想了想道:“其实也没不是什么大事,就是火器升级,未来需要将冷兵器时代转化成火器时代,这是时代的发展,任何人都不能阻挡的滚滚车轮。”

  “清朝就是在火器时代处于落后,野蛮固执地认为骑射才是他们的根本,不再致力于发展,故步自封,最终才被时代抛弃。”

  “所以手榴弹和大炮还只是增加打仗胜算,火枪的出现才是划时代的产物,让热武器成为主流。”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