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宋赢麻了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祯微微点头,沉声说道:“一千多年前孟子就已经阐述过的道理朕相信大家都懂,朕在这里表态,立场永远都站在百姓那一边。”

  “汉龙的一番话令我等汗颜啊。”

  “请官家放心,臣等心中装的是黎民,为的是大宋国家,绝不会尸位素餐,人浮于事,必定造福百姓。”

  “说得多不如做得多,百姓心中都有杆秤,谁都他还谁多他坏一目了然,而我们要做的,自然是让百姓明白,国家永远都是为百姓在考量,绝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众人纷纷表态,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坐在这里的原因。

  因为政制院的存在,就是要改变官员的立场,哪怕你心里还存着立场不变的想法,但嘴上和实际行动,必须把立场变过来。

  一旦被赵骏发现你嘴上说着主义,心里想的却是其它,那么下场就只有一个――滚出政制院。

  “好了大孙。”

  见众人都表达了决心,赵祯才又看向赵骏道:“继续说说。”

  “古代大兴土木容易亡国,现代大兴土木却能兴国,这个道理我已经没跟大家说过,但却已经做过了。”

  赵骏又道。

  “哦?”

  赵祯纳闷道:“什么时候做的?”

  “第五轮庆历新政啊。”

  赵骏笑道:“大基础建设就在于这里,相信老哥你也已经找到了区别吧。”

  “额一个给钱,一个不给钱?”

  赵祯顿时想明白了。

  “不错。”

  赵骏点点头:“给钱,那就不是在剥削百姓,而是百姓付出了劳动,得到了应有的报酬,这才是双赢。”

  他看向范仲淹说道:“在后世我们历史课本里有个理论叫“罗斯福新政”,但实际上在我们大宋,就已经存在一个“范仲淹新政”,怎么样,老范,还记得吗?”

  “记得,你以前跟我说过,是我在后来庆历新政失败,被赶出朝廷之后,担任杭州知州的时候做的,应该是历史上的三年之后吧。”

  范仲淹点点头。

  这件事情其实还没有发生,要到公元1050年杭州发生饥荒,他利用了以工代赈,以及故意哄抬粮价,引诱外地粮商运粮到杭州,反而让粮价暴跌的办法拯救了百万灾民。

  不过虽然这事没有发生,但由于庆历新政的第五轮大基建本质上来说也是以工代赈的策略,所以赵骏后来就跟他提过这件事情。

  再加上范仲淹自己也懂得这些道理,因而自然也明白赵骏在说些什么东西。

  “经济的本质就是商品和资源的流通,不管是人力资源还是物质资源,通过劳动生产将过剩的资源和商品进行等价交换。”

  赵骏说道:“现在我们国家有钱,有生产力,有粮食。那么就应该把这些东西拿出去换取百姓的劳动,让百姓手里头有钱,有粮,有更好的生活。而国家也换到了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好的经济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