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五章 确定国庆日,为百姓服务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6章确定国庆日,为百姓服务

  大宋庆历七年八月,经过约三个月的反复措施、修改、讨论,最后终于有了结果。

  八月十六日中秋节后上班的那天,赵祯正式下诏书宣布了几件大事。

  首先自然是宣布改大宋为中华公民宋帝国。

  自此大宋有了全称,平时简称可以是大宋或者中国皆可。

  接着是确定二月二十六日为国庆节,全国将休假七日。

  这一天举国欢庆,庆祝失去了百年之久的燕云十六州回归,华夏故地再次一统。

  因为那天是范仲淹在击败耶律宗真之后,挥师北进收复燕云的日子。

  一月二十四日范仲淹只是击败了耶律宗真,收复了幽燕之地,此时云州和沈州还在辽国手里,还算不得真正统一。

  直到几日后范仲淹兵分两路,一路挥师北上,一路大军东进。

  因为八十七年前的正月初三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日子,正月初四是赵匡胤率军回到开封,控制汴梁城,正式登基为帝的日子。

  大宋建国日是在大年初四,这个时候还处于天圣节假期,再搞个国庆节加上正月十五上元节,一月就真不用上班了。

  毕竟他是婉约派,词风比较婉转含蓄,而国歌需要的是豪迈大气,自然不能清调柔美,只能另找他人。

  所以综合这三点,再加上范仲淹是在二月底收复的燕云十六州,那就刚好把这一天当成国庆日。

  而且庆祝的也不是建国,而是庆祝大宋迈入统一国家的序列。

  因此也算是隐晦地提及政制院以及朝廷诸部才是国家的中枢,政令下达的发号之所。

  因为宣德门是南门,进去之后就是南宫。虽然南宫也是皇宫的一部分,可这里是政制院以及一些重要部门的办公场地。

  本来填词的任务晏殊想来,但他写了几次赵骏都不满意。

  皇帝在这里即没有居所也没有书房,连上朝的垂拱殿都在北宫。

  显然有点皇室影子,但不多。

  因此最终也只能选择二月底做国庆日。

  之后就是确定国旗、国徽、国歌。

  因而最后找了位汴梁写曲的大家,又让人填了词,几番修改,一首曲调恢弘,气势磅礴的歌曲出炉。

  因为二月和三月是农忙时期,搞个节假日会耽误农活。

  国歌的话就相对简单一些。

  像北宋一年七十六天假里,二三月份只有二月十五降圣节有三天假期,其它节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和年初。

  事实上如今的君主专制也算是君主立宪下的二元君主制,还没有完全君主立宪而已。

  其它日子又没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哪怕是赵祯的生日跟收复燕云十六州比起来都不算什么吧。

  一是古代一月份假期最多,光新年假期、天圣节假期和上元节假期,就有二十多天不用上班。

  即便是上元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该干农活还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