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十九 送军(1)_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味!”

  “还说高丽也不大稳当,高丽王心思蒙元,和咱们大明面和心不和,还想着染着咱们的辽东旧土!”

  “孤看来,这些其实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事,老二老三加上他老四,几个藩王出兵巡视塞上,还有什么不肯消停的!”

  说到此处,朱标喝口茶,继续笑道,“可老四那边说,天子甲兵当微服四方,与其小打小闹,不如直接集合数万大军于辽东等地,狠狠的敲打鞑子一回!”

  朱标这是话里有话!

  不知傅友德听清楚没有,朱雄英在一边是清楚了。

  本来朝廷没有用兵的打算,是朱棣上书给老爷子。

  再者说,如今国库不是那么充裕,那么这场武装游行就没有必要如此声势浩大,更要尽快收场。

  傅友德这颍国公,到了北地辽东之后名义上是听从朱棣的节制,但其实上有着自主权。到底是要如朱棣所想那般声势浩大,还是点到即止,就看傅友德个人的选择。

  “太子爷放心,老臣明白了!”傅友德低声道。

  他肯定是不明白了,不然不会说太子爷放心。

  朱雄英心中很清楚,倒不是朱标反对打仗,更不是朱标对自己的兄弟有些信不过。若他真想控制那些藩王,一句话的事。

  朱标是真的操心大明这点微薄的家底。

  比如这次发兵辽东,三万人开拔,光充做军饷的棉布就三十万匹,还不算各种物资,战袄盔甲等。

  后人常说什么大宋朝是富养兵,那是瞪眼说瞎话。

  此时的大明,仅以卫所军队为例,除却他们屯田所得的粮食之外,还有包括盐油茶布等等恩赏。

  至于京师和北地边关的野战部队,待遇更好。有赖于大明发达的纺织业,每年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各色战袄衣物。出征之时,还有胖袄鞋裤等等。

  可以说,现在的大明,在古代王朝中颇有些几分实打实,富养军的味道。

  “当兵的给咱卖命,咱就得让人家能养活一家老少!”

  这是老爷子的原话,跟是老爷子和他手下那些军头们,杀了一辈子,杀出来的铁血道理。

  后来的明军为何不能战?

  饭多吃不饱了,谁还有心思打仗!

  “嗯,你能明白孤的心,最好!”朱标对傅友德,和颜悦色的点头,随后对薛显说道,“你去屯田,记得要多屯,不但要屯卫所的田,顺带手也屯出一些民田来!”

  说着,叹口气,“辽东那边到底还是荒凉了些,想要浅一些人口过去,都没地方安置。再说日后,十四弟辽王也要在那边就藩,总不好给他一片白地!”

  薛显不假思索,“太子爷怎么说,臣就怎么做!”

  “孤动嘴,你们跑断腿!”朱标笑道,“事还是要靠你们亲力亲为,孤只是给你们指个方向,若是到了那边有什么不懂的,尽管给孤来折子!”说着,又笑道,“四弟年岁小,若是做的不周全,你们也别往心里去。别想着他是什么皇子亲王不敢得罪,你们都是他的长辈,该说说,该点拨的就点拨。别怕他记恨,又孤给你们做主!”

  “真累!”

  听朱标如此说话,朱雄英心中暗道。

  简单几句话,愣是说得满是讥讽,暗藏深意。

  也真是难为这些武人了,一边打仗杀人,一边还要想这些。

  这时,朱标看看朱雄英那边,“穿好没有!”

  “回太子爷,已经给殿下穿好了!”领班太监甄不义说道。

  朱标看着朱雄英满意的点点头,目光落在朱雄英的腰间,“去,把孤平日带的那枚九龙佩拿来,给英哥儿带上!”

  朱雄英穿上新袍服,浑身不舒服,这玩意太重了,上面都是金丝银线。

  “父亲不用玉佩了吧!儿臣走路,摇摇晃晃的.........”

  “胡说八道!”朱标训斥道,“马上去军中,不穿得好些成什么样子!”说着,又道,“那块玉,是当初你爷爷立我为太子那天,我戴的。你要不要,你若不要,那就不戴!”

  “戴戴!”朱雄英连口答应。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