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二十一章 蛋糕做大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兴?

  真要说受到相关负面影响的,那怕是只有商场二层里的国产服装了。

  那些中规中矩,毫无特色的成衣,虽然质量挺好。

  可和一层的服装款式一比,就显得黯淡无光了。

  在六家品牌入驻之后,这些衣服简直无人问津,连看得人都没几个了。

  以至于天桥百货商场为此专门开会讨论,要不要干脆撤掉这些服装专柜,全都改成面料专柜得了。

  然而就这还不算完呢,由于宁卫民几乎是照抄未来成熟的专营店运作模式,而国营百货商场又是第一次引入外资品牌入驻。

  这件事所造成的社会效应远远超过商业上的收获,关心这件事的人也不止普通顾客那么简单。

  因此,各路媒体记者对于天桥百货商场这样的创新经营兴致勃勃,后续追踪报道力度比一开始区政府力主的广告还大。

  商场领导方面自然要接受采访做出相关解释。

  好在背后有区政府撑腰,明面上又有亮眼的业绩可以晃瞎一众狗眼。

  皮尔卡顿公司方面也由宁卫民出面,表达了一番亏本让利赚人气的解释。

  于是天桥百货商场也就成了改革的模仿样板,不拘一格求突破的百货业改革先锋。

  这让一直关注这里的京城其他各大商场负责人是又羡慕,又迷惑,又矛盾,又担心啊。

  不为别的,他们现在更为难了。

  他们确实感受到了天桥百货商场的成功,已经开始动摇原有的各大商场业绩排名,这种凸显自己特色的做法太有攻击性了。

  他们也不得不佩服天桥百货商场的选择大胆,在本市前无古人,才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但他们同样惧怕风险,也没有真正迫切的需要去冒险。

  变革成功,商场客如云来,大发利市当然是好,可万一变革失败呢?

  目前,传统的以全为主的商场经营方式保证了稳定的利润,他们有必要采取激进的做法去冒险吗?

  何况他们就是想照抄作业也没有政府的支持,皮尔卡顿的响应啊。

  即便抄成了也要屈居天桥百货商场之后。

  可要抄砸了可就需要有人负责任了,怎么想都是得不偿失?

  除非另谋他法,再找一个更能挑动顾客消费热情的门类,作为自己特色。

  说到底,眼下唯一能学习的,到是那六家品牌店的一些设施和做法。

  比如带镜子的试衣间,比如供顾客坐着换鞋的沙发,还有那些漂亮结实的包装纸袋。

  看着就有派,显得服装昂贵。

  哎,不得不承认还是人家外国人会做买卖,瞧人家这脑子,怎么就想的这么周到。

  再看看人家营业员都是多么和蔼可亲,也不知是怎么调教的,

  比不了,比不了啊,也许一百年,都追不上人家……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