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70 白文选的建议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城。

  假若吴三桂骤至,其势亦孤矣!彼时,战、守、走皆在于我,吴三桂即使拥重兵而来,又能奈何我哉?

  若如此,则胜算在握也,望朱先生思之……

  至于朱先生所虑之兵力不足,实无妨也,某与鞑清重甲骑兵抗衡十余年,即便无犀利火器,亦可用拒马桩与长矛阵抗之!如今有连发火铳,又何惧之有?

  吾意,澳洲火铳军与某之两千长矛手混编成阵,辅以拒马桩等,当可抗骑兵冲力而不为所破阵,时敌之重甲迟滞于阵前,则绵延不绝之火铳齐发,敌必几无所归矣!”。

  朱北国听了白文选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心想白文选果然是久经战阵见识卓绝之人,这明末乱世,最后能坚持下来的毕竟不是凡品啊……

  心中又发感慨,自己毕竟是来自旧世界的一介书生,若论洞察先机谋略军旅,这些历史名人果然要甩我几条街呢,当然也对魏鸿方临佑哥俩刮目相看,心说这几位平日里就很好学,带兵又带得勤快,果然是带兵打仗的料……

  而魏宏方临佑哥俩听完白文选的一番话后,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深深地点头表示赞同。

  只是魏鸿方临佑此时都有点不好意思,因为,这个主动出击的作战计划,其实是还在路上的苏高飞跟船上的徐志他们一起制订的,当然他们每个人都参与了意见,其中不少人还是朱哥方案的拥护者,但多数人貌似支持苏制定的主动出击方案,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要说起本意,却并不是像白文选说那样思绪深远。

  哥几个的本意,其实就是想在永历皇帝和明军面前打出联邦陆军的威风给人看!

  大伙都认为,这样做可以让大明今后死心塌地抱澳洲联邦的大腿,而我们有了大明这个帮手,其意义和影响不仅仅是在南洋,还遥控着郑家和所有与大清朝为敌的势力。

  自然,还能增加澳洲与大清打交道的筹码——这是火塘俱乐部那帮热血青年讨论出的结果。

  包括朱北国和中兴岛红楼里的人都很是认同上述观点,而且红楼那边也很高兴地发现,这帮热血青年有时候还是能冒出一些真知灼见的。

  当然了,让人想不到的是,哥几个的这个主动出击、带有人前装逼成分的作战计划,竟然有着这么多的内涵和谋略,这让大伙也不得不承认----人家历史人物就是特么的不一样,南明后期两大台柱子——晋巩二藩,那绝对不白给啊!

  这时朱北国站起身来,对白文选抱拳一鞠道:

  “听君一席话,乃知将军此言是真正老成谋国之语,朱某佩服,如此,就依将军所言,集中两军长矛火枪之利,在旷野与鞑清决战一场!”……

  十二月十日,白文选部的骑兵探哨在距离阿瓦城五十里外的一座寺庙的墙上,撕下了一纸招贴,上面写的是汉缅双文--居然是清军的告示:

  “至闻永历随沐天波避入缅境,想永历为故明宗枝,群逆破坏明室,义不共天,乃为其挟制簸弄,势非得已。

  今我皇上除李自成、张献忠,为明复不世之仇,永历若知感德,当及时归命,必荷皇恩,彷古三恪,受福无穷。

  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则智者必不为也,今闻永历窃据缅都,囚害缅王及亲贵,涂炭合属疆土人民,实为缅人之仇寇也。

  缅境诸司藩,历事中朝,亦当明权达变,审顺逆之机,助我大军进剿,亦是为汝王复仇也。

  大清定西大将军令:凡缅境各地酋首部属及土司等,有能擒缚永历伪帝下属官员兵丁军属解献军前者,本阁部当照擒逆之功,不靳赏赐。

  果若擒获永历或李、白、邓诸将官员者,本阁部立奏上闻,必蒙皇上优加封赏,爵位传之子孙也。此诏,大清满洲正黄旗都统、定西将军、领侍卫内大臣、苏穆禄爱新阿。”……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