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3章 河套胡市(上)_三国领主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胡人交易的专门市场。

  胡人生产力落后,很多生活物资依赖从神州进口,很多在汉人眼中不值钱的小玩意,在胡人那里价值不匪,盐、铁器、茶都能卖出很好的价钱,一些具有技术含量的日用品也是如此。而游牧民族部落盛产的皮毛、牛马之类,在神州有广泛需求。

  由于胡人多逐水草而居,且河套越来越不安全,以及河套胡人屡屡南下劫掠导致民族仇恨加深,愿意深入河套与胡人交易的汉人商队越来越少。胡人生活物资匮乏现象加剧,便更依赖劫掠,那些离汉土不远的部落还好,远离汉土的胡人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辛酸。劫掠带来战争和仇恨,更没商人愿意深入河套,于是恶性循环,仇越结越深。

  与胡人贸易,风险在于安全性。

  胡人世界习惯了弱肉强食,再加上经常迁徙,不重视信用和契约精神,早年多有汉商被骗、被劫、被杀事件发生。后来汉人学乖了,坚持在有保障的环境进行交易,胡人也意识到再胡搞瞎搞是贸易彻底断绝,汉人没胡人的东西能活,胡人却离不开汉人的产出,各大首领联合约束各草原部落,强调保障汉商安全的必要性,类似事件逐渐减少,但仍难免偶有悲剧发生。

  开设胡市,便成了保障双方权益的最佳选择。

  胡市开在汉境,有需求的胡人带货物来交易,汉商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边军驻守,胡人除非脑袋被驴踢过,否则应不至于萌生干一票就跑的念头。而神州是礼仪之邦,信用良好,即便很难避免执行者从中渔利,上下其手,但总的来说,胡人的基本利益相当有保障。

  胡市风险大,可单就生意层面而言,胡市利润惊人。

  刘虞到幽州短短数年,将一个原本需要靠冀、青补贴官务开支的穷州,迅速摘掉贫弱帽子,还吸引了百余万汉人到幽州定居,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在上谷开胡市,不难看出胡市获利多么丰厚。

  逐鹿领急需开源节流,翟冏琢磨了很久,最后是从刘虞身上得到启发。

  幽州胡市的成功范例,为什么不能移植到河套?

  多年前,河套有胡市,且收益颇丰。

  由于国力走衰,河套被朝廷渐次放弃,虽说还没沦落到放弃全部郡国,可大汉势力在河套日薄西山是不争的事实,最近的扩张,便是朱儁占上郡,但那也只是收复故地而已,官方层面与河套胡人的贸易,实际上并未恢复。

  “汉退胡进,大势所趋,安全难保障,胡市逐渐废驰。”

  “近年胡骑频频劫掠汉地,边郡多对胡人采拒止政策,象刘幽州那样,成功建立并稳固下来的胡市再无第二个,河套尤其如此。”

  “上郡新复,如大汉插进河套腹地的一根楔子,河套胡人部落想贸易,只能依赖汉人商队。然商队实力有限,且能否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