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欢喜_权倾南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括象林和卢容等地,以及往南和往北的大小海湾,从中遴选出来优秀之处建立商埠,以通商带动安南的发展,而海军择选剩余港口建立自己的水寨。”

  “臣以为可行。”商部尚书唐正良急忙起身。

  “臣同意。”王昌也跟着答应。

  这是军方对文官那边做出的让步,还是很有诚意的。

  毕竟文官们想要的正是一个能够来往通商的地方,这样就能够通过大汉现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商贸网络尽快的将安南纳入到大汉的整个体系之中。

  至于商贸体系,现在文官们倒是没有“士农工商”、商人是最卑贱的行业这种守旧思想,当然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有守旧思想的老臣们几乎都已经从朝堂上退下去了,现在朝堂上的这些年轻人一个个锐意进取的,几乎清一色的都是革新派,就算是上了年纪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顺应潮流,否则他们将会是第一个被推翻的。

  所以现在的大汉朝堂上,呈现出三百年乱世开始之后从未有过的革新气象。

  大汉对旧有的商贸进行改革之后,大汉已经做到了“货通天下”,在朝廷的担保下,钱庄也如雨后春笋一样诞生,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并且进一步的刺激了大汉的商贸发展,可以说现在被商贸联系起来的城镇,已经开始从原本的自给自足向着单一化、集中化产业发展。

  既然我能够用更加低廉的价格从别的地方换来更好的东西,那么为什么还要自己生产呢?既然我能够把自己这里的特产运到别的地方卖出更高的价格,那我为什么不多生产一些这种东西呢?

  因此这种单一化、集中化的产业发展实际上背后朝廷推动的作用并不是很大,主要还是百姓自发性的产生这种趋势,并且最后形成社会上的浪潮,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阻拦,甚至就连朝廷内外大大小小的官员,乃至于北方北周的一些心思并不单纯的官员,都开始把家产存入钱庄之中。

  毕竟给钱庄作担保的是大汉的朝廷,只要大汉朝廷不倒,就算钱庄倒下了,朝廷也会想办法解决的,尤其是大汉朝廷的信用,一向是不错的。

  而且钱放在家里,永远都只是那么多钱,但是如果放在钱庄里面,还能够生出来更多的钱,就算是冒一点的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军方虽然只是让利给商贸这边,对于文官们来说,也并非不能接受。军方既然已经把扶南和真腊这两个威胁给搬到了台面上,文官就不能逼迫的太紧了,很明显继续向西拓展应该是解决安南之地长期以来难以长久的成为华夏一部分问题的最好办法。

  尤其是军方明显是有所准备的,这个黎俊在短暂的紧张之后,应答如流,按理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林邑人在这样庄严的朝堂上应该表现出来的,只能说在这之前白袍早就已经教会了怎么说话,恐怕他的这些表现,只有一开始的战战兢兢是最自然流畅的。

  至于皇帝陛下,虽然对于白袍找了一个林邑人上来很是惊讶,但是顺水推舟的本事还是很强的,很快就把事情给推进到了文官们根本没有办法反驳的地步。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