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教洪易《易经》_诸天位面之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万物的变化,再举一些例子进行论证。

  还有易经的宇宙思维模式“天人合一”,《易经》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阴阳”。

  《系词》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是《易经》内涵的核心所在。

  1、《易经》卦象的核心:

  《易经》的卦象就是建立在阴、阳二爻两个符号的基础上的,这两个符号按照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经过排列组合而成八卦。

  八卦的构成和排列,就体现了阴阳互动、对立统一的思想。八卦又经过重叠排列组合而成六十四卦,阴阳就是其核心。

  2、事物的两个方面:

  除了“卦”本义上的一阴一阳,《易经》还将“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把许多具体的(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都赋予了“阴阳”的涵义。

  ⑴、从自然现象来看:“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昼为阳、夜为阴,……”。

  ⑵、从社会现象来看:“男为阳,女为阴,君为阳,民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

  除以上两个方面的现象外,《易经》对自然和社会中共有的现象也以“阴阳”来解释,并赋予其“阴阳”的涵义。如:刚、柔,健、顺,进、退,伸、屈,贵、贱,高、低,等等。

  依上述,《易经》认为: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

  这些对于《易经》的感悟都是吴哲在来这个世界前就做好的准备,本来他还想试试如果他把《易经》抢在洪易前面写出来了,会不会直接夺得洪易的“易子”之位。

  直接一步登天,达成阳神。

  可是收了洪易为徒之后,吴哲改变了这种想法,那就是将这些东西教给洪易,让他更快的感悟出他的《易经》。

  到时候,吴哲作为他的授业恩师,向他直接请教一些《易经》蕴含的道理,洪易总不可能藏着掖着吧。

  毕竟吴哲不是“易子”,与其自己一个人瞎几把乱搞,还不如直接请教“权威人士”。

  也许洪易能这么快找到自己的“道”也与这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吧!

  毕竟他教的这些东西,能让洪易在写出《易经》这方面省却不少的功夫啊!

  洪易对于现在吴哲提出问题都早已胸有成竹了,毕竟他早就猜到师傅一定会考较他,检验他最近的学习成果,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洪易淡定的娓娓道来:“师傅,徒儿觉得最近您给徒儿看的这些书应该都是圣人之作,里面蕴含了无穷的天地至理。

  最近徒儿大受启发,觉得已经看的书都不值一提,完全没有可比性,徒儿最近从这些先贤的著作中受到启发,居然产生了可以自己写一本与自身完美契合的“书”,师傅教我的很多理念都可以写进去。

  师傅,徒儿这样说您会不会觉得是我太狂妄了?”

  吴哲哈哈大笑道:“怎么会,徒儿你想著书为师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怪罪你呢?

  万一徒儿你写的书真的可以和那些先贤们比较,那为师不就成了圣人之师了吗?所以为师为你骄傲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怪你。

  徒儿,尽管大胆的想,年轻人就是要胆子大,什么都要敢想嘛。”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