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一八章 火器使用三原则_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兴早早地推向了这个时空的战场,但也有着许多的局限性。比如,火器的生产制作成本太高,危险性极大,所以难以成为普及性的武器,只能作为一种震慑和破障武器使用;火器受潮湿天气和雨水的影响很大,雾霾和夜间情况下使用,很有可能落空或者误伤到友军。

  所以说,到现在为止,晋国在战场上取得的大胜仗,无一不是依靠精密的协同指挥和将士们齐心用命换来的,火器仅仅是加速了赢取胜利的这个过程,降低了晋国士兵的伤亡人数。如果过分依赖火器的使用,很有可能在天气或者战场环境不利的情况下遭受重大挫折。

  赵兴始终牢记着当初他推出火药的用意,那就是火器的适当运用是为了减少士兵伤亡,加快攻防拉锯战的进程,而并非是为了制造大规模的杀伤效果。如果人都被杀光了,就算他手里捏着几个核弹头,又有什么意义呢?

  赵兴对卧虎军作出的“火器使用三原则”,经过陈珪的润色之后,作为一项加急密报,迅速向各大军团传递下去。

  时隔多年之后,许多军方人士回忆赵兴这项看似不起眼的指示,纷纷表示当时真的很危险,如果不是皇帝及时指出并制止了“火器无敌论”这种错误思潮在晋国基层部队蔓延,统一战争的胜利可能要向后顺延至少五十到一百年。

  赵兴虽然对火器的使用作出了种种限制,但这并不妨碍裴元绍为卧虎军训练神火营的热情。因为裴元绍自从跟着主公贩卖家具开始,便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物以稀为贵”。卧虎军四万人八个师,李进武只从中抽调了一千人送到训练团来接受新式火器的培训,可见神火营是多么金贵。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作为曾经的卧虎军重步师师长,裴元绍对于这支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暗自下定决心,要为卧虎军这支捍卫晋国安危的“御林军”,安装上世间最锋利的爪子和獠牙。

  按照赵布的建议,裴元绍将一千名神火营的士兵分成四个小队,其中第一小队主要学习和掌握火器的装填以及检拭保养;第二小队负责发射前的射角和距离绘算;第三小队负责观察通信和下达指令;第四小队负责点火和携运火器。

  在最初开始训练的时候,这四队士兵分别接受不同专业的训练,等到能够熟练操作之后,从每个小队之中挑出一人,四个人编为一个完整的发射小组,然后开始在真正的火器上实做训练。

  这种训练方法减轻了每名士兵需要学习掌握的重点内容,缩短了培训的周期,符合“一窝蜂”等大型火器的操作使用要求,很快就收到了明显的训练效果。

  半个月之后,李进武和庞统亲自前往训练团检验神火营的训练水平。当他俩看到一千名士兵不慌不忙地分工合作,按照指定的方位,将箭雨熟练地射向目标之后,脸上露出了非常满意的笑容。

  俩人没有想到裴元绍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为卧虎军真的训练出来了一支可以熟练运用新式火器的精兵,他们在心里对于裴元绍的评价,立即上升了好几个层次。

  徐晃得知神火营已经训练完毕,于是下令:“既然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那就动手吧!”~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三七中文手机版]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