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珠江(第二更,求支持)_铁血宏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可是广东,你是湖南人,万一到时候,惹出什么乱子来,”

  赵凤勤不无担心地说道,毕竟当初在长沙设立工厂已多有不便,很多人总觉得那烟筒有伤风水,若非是官府的支持,这工厂能不能办起来都不一定。

  “怀仁你想多了,要知道左大人需要工厂,他李大人同样也需要工厂,我可是听说他李大人,还准备在广东建铁厂来着,都府治下可不是当初,只要咱们办厂不论是在湖南还是在广东,地方官府肯定会支持咱们!”

  赵凤勤所言倒是不虚,这督府也罢、地方官厅也好,与过去满清朝廷不同,是鼓励殖业办厂,而且这又于官员的政绩紧密相连,也正因如此,他左宗棠才会倾力支持第一机器缫丝厂,甚至搓和着湖南本地士绅为其筹集了十五万两的股本,当然那些人之所以投资支持第一机器缫丝厂,原因是因为去年短短数月支持第一机器缫丝厂既获利数千两,收回了最初的投资,正因其获利颇丰,才使得那些士绅轻易为左宗棠所说服,进而投资第一机器缫丝厂新厂。正是凭着这笔股本,他才会一方面扩建长沙的旧厂,于汉阳的兵工厂定购蒸汽缫丝设备。另一方面,又从湖南官银号贷款十万两,用于创办广州分厂。而这次来广州,一来是为了通过洋行,从国外选购建厂所需要的机器,二来则是为工厂择址。

  不过与最初的计划不同的是他的计划发生变化,而整个计划之中,变化最大的恐怕就是将第一机器缫丝变成第一机器纺纱厂。这是他在来广州的路上,接触到了洋布之后生出的念头,当然更重要的是,洋纱、洋布的市场远超出他的想象。

  “去年广州自外洋的输入棉花达52万担,价值500万元,棉布占第二位,每年进口35万匹,价值148万元;呢绒占第三位,每年输入价值103万元;棉纱棉线占第四位,每年进口价值为万元,外洋棉花比之湖南、湖南便宜4成,即便是加了两成五的关税,成本亦远底于湖南,于广州办厂,纵是加之经珠江、北江经由山路入湘江之运费,机器纺出之棉纱、棉线亦底于湖南土纱。”

  置身于舢板上,看着那片江边堤岸,李观森的神情显得有些激动,曾几何时,他也是苦读圣贤书,而现在他所研究的却是这殖产之道,尤其是那机器工厂,第一缫丝厂的成功无疑等于为他开启一道新的大门,让他在土地之外看到新的机遇。实际上,看到这个机会的并非仅仅只有他,在他于左宗棠的支持下扩建缫丝厂的时候,于长沙已经有人创办机器缫丝厂,用蒸汽机生产高质量的生丝。

  “可是,你别忘了,三个月前,督府才花60万从广州的洋商手中买下了大批的外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那些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