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9章 向东_铁血宏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在说什么,李会宗的双眼已经适应了强烈的阳光,同样也看清了这些人。

  他们不是长毛!

  “什么奸细,不过就是一个小叫花子罢了!”

  “你、你们不是长毛?”

  他的话声一落,立即引起周围的一阵笑声,孙长庆看着他说道。

  “你看我们像长毛吗?”

  这会李会宗才看清马背上的人,他们无一例外的穿着黑色的号衣,那号衣的模样古怪,却不见清军号衣上的“兵”或“勇”。

  “你们是?”

  不待他把话说完,马背上的孙长庆微微弯腰用马刀挑开其脸边的杂发,只见其脸颊上刺着“太平”两字。

  “你是长毛?”

  给兵士脸上刺字,据说是五代早期河北军阀刘仁恭的发明创造,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乃至两宋和契丹都一直沿用。由于当时对于判徒刑的罪犯也刺面,甚至直接送去当兵,因此兵士的地位被看作与囚犯无异,士气自然低落。南宋时为鼓励士气,朝廷开始招募“效用”(不刺面的高级士兵),到了元朝,给士兵刺面的制度逐渐废除。太平军,因为其所补充的兵源都是强抓来的,为防止逃走,就都在额头上刺字;自愿加入的就免刺。

  一开始太平军并不是所有人都刺字,而是只给逃兵刺,而且逃的次数越多,字刺得也越多,如第一次被抓回,会刺“圣兵”、“太平”,第二次则刺“自愿投降”、“包打江山”,据说有人因为逃跑次数太多,脸上脖子上被刺成看板的。

  据说设计该刺字方案者的构思,是被刺字的人因为脸上有字,不敢逃跑,而刺了“自愿投降”的一旦逃走被清军发现,更是死路一条。谁知道清军也不傻,他们弄明白底细后特别下令,刺字的一概不杀。结果有些明明没有刺字的逃兵也会想办法弄几个刺字,跑到清军关卡炫耀一番,不但能保命,还能得到丰厚的赏金,因为清军认为,但凡刺了好多字的“贼兵”,那准是不甘心造反,与长毛作坚决斗争的满清的良民。

  这娃娃脸上刺着字,显然是太平军。对此他们并不觉得奇怪,之前获得的情报已经显示,那些长毛对抓捕孩童有极大的癖好,孩童力气小、胆子小,听话,抓进军营中先做勤务杂役,数年后长大就能当兵打仗。

  据说,当年武昌城就是被长毛的娃娃兵第一个带着打进去的,而且个个悍不畏死。

  “小,小人是是被长毛强虏的,这,这好不容易才逃出来……”

  听着这人畏畏缩缩的回答,孙长庆说道。

  “你不要害怕。”

  “你们是……是义军?”

  李会宗试探着问道。

  “是的,我们就是义军!”

  道出自己的这个身份时,孙长庆的心底顿时涌起一阵骄色,甚至就连胸膛也挺了挺,在这一路上,碰到很多百姓,当百姓们知道他们是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