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三省吾身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是这帮家伙在配合自己演戏!

  朱慈烺看着前面的地面,这种强行给配角降智以突显主角的聪明只有那些里才有吧!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平凡,曾经的朱慈烺还能依靠着穿越者的先知优势带领大明走出苦难走出灭亡的危局。

  但是当大明转危为安之后,当大明越来越庞大,越来越需要高超的统治技巧来统治的时候,朱慈烺发现人力有时而穷,他并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

  让他坐在大明最聪明的人的上方统御他们,朱慈烺现在越来越依靠着权利本身越来越依靠阶级和血统。

  只需证明了他天生高贵,那么即使他笨一点,任性一点,天真一点,依旧有人为他奔走,为他擦地。

  治大国如烹小鲜,大明走到今天,新贵族和就贵族的矛盾,新学和儒学的矛盾,还有公民和非公民的矛盾,这三个是大明现阶段最大的问题。

  而未来的问题还有皇权和资本之间的矛盾,皇权和民权的矛盾,贫富差距的矛盾。

  这些问题不要说朱慈烺的智商,就是后世世界这么多人口那么多国家最后还不是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这些矛盾每一个积聚到最后请者火并,重则就是叛乱战争,打赢了还好皇权得以延续,要是打输了他们老朱家就会再次被送上断头台。

  所以朱慈烺每天都会三省吾身,确保在这种种利益之间达成平衡。

  当光着脚的时候,那时候啥都敢干,崇祯八年刚独立建府的朱慈烺都有打算一切打烂了之后从新再来,也想过大不了先逃到江南然后再北伐。

  但现在辛辛苦苦建立了大明今天的基业之后,再让他打烂从新来一遍,他不舍得,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做到,大概率是做不到吧。

  旧贵族不能取消,儒学不能取缔,非公民值得同情,但是不能平权,说到底朱慈烺能有今天的一切依靠的还是公民,还是大明自己的百姓。

  所以大明明明土地产出的粮食够所有人口吃饱饭,但朱慈烺对于关外地区的食不果腹视而不见,只有在真正饥荒的时候才会弄一些粮食去救援。

  因为关外是非公民,如果普及了粮食、教育和卫生这些,那么怎么显得关内更高贵?朱慈烺又怎么笼络关内的人心呢?

  儒学不能取缔,因为大明还有百分之四十多的官员是儒家出身,尤其是关外地区的儒学官员更多,取缔儒学肯定会让这些人离心离德。

  他们可能没有本事推翻大明,但是他们确能支持别人推翻大明,就像宁玩我范永斗那样的人,给自己编织一个自认为对的理由就行了。

  儒家的体系寄生于大明的封建田亩制度,很多旧式的地主其实要么是儒家的簇拥,要么其本身就是儒家的一部分。

  大明虽然开新学,然后大规模移民,使得关内的地主势力遭遇严重打击,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的地窖里还不知道埋藏着多少金银呢。

  再加上一些地主转型搞工业,一部分儒家开始学新学,这些人也许搞建设不行,想要破坏,那可比建设容易的多了。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