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六十章民以食为天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一年将会有三十艘巡洋舰下水。

  经过海军的评估,大明的巡洋舰已经足够应对奥斯曼帝国的战列舰,即使面对欧罗巴的战列舰那也是一挑三以上的优势。

  再加上帝国级战列舰,如果两年多以后真的开战,那么大明海军至少在舰船质量上能形成碾压优势。

  现在朱慈烺担心的只是大明进攻奥斯曼帝国需要的时间,以及欧罗巴各国能够从这一战学到多少,对他们的造船和各种武器研究产生多少影响了。

  按照军部的规划,整个作战时间将会分成三个阶段三年到五年完成。

  这个时间的弹性最终取决于苏伊士运河拿下的时间。

  有了帝国级战列舰之后,大明对于苏伊士运河的要塞进攻计划信心立刻倍增。

  测试之后发现,奥斯曼帝国在苏伊士运河要塞安置的最大口径要塞炮,在他们布置的位置,很难击穿在苏伊士运河中航行的帝国级的侧面装甲。

  而大口径要塞炮的射高有限,根本不能够到帝国级的甲板。

  除非出现两发炮弹同时落在同一个位置的极端情况,帝国号的侧面装甲才有可能被击穿。

  这个概率不到十万分之一,也就是说整个要塞攻防战期间奥斯曼帝国的苏伊士运河堡垒群可能都拿帝国号无可奈何。

  帝国号解决这些重炮阵地,在苏伊士运河中,那就是一炮一个的样子。

  参谋部队整个苏伊士要塞战局最乐观的估计是七天击毁所有要塞,半个月完全占领堡垒群,并且恢复通航。

  甚至有些参谋建议,打通苏伊士运河之后,直接主力舰队围攻伊斯坦布尔,迫使奥斯曼帝国无条件投降。

  只不过大明要的不是奥斯曼帝国的投降,大明要的是占领,是完全的征服,所以速胜也就意味着后期的维稳压力巨大。

  还不如直接一点点把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消灭干净,把所有反抗者击杀在战场上,这样后期维稳压力就小的多了。

  随和两年半的推断被朱慈烺同意,整个大明的战争机器运转明显加快了。

  按照计划,今年开始大明就会延长士兵的服役时间,明年开始新兵招募会更多,所有军队都会保持满编状态。

  而各军工厂也会在今年陆续进入战时状态,为这一战储备武器弹药和物资。

  战争准备加快,最难受的就是吴启晨跟朱姬润了,两个人一个掌握内阁预算,一个掌握内库预算。

  军队准备加速,那就意味着军费飙升,内阁不得不提前拨付今年的预算优先供应军队,而差额的部分则由内库拨付。

  到了四月底的时候,吴启晨和朱姬润就因为拨款问题大吵了三次,小矛盾更是每天都有。

  终于到了四月中旬的时候双方因为夏粮储备问题闹的不可调和,跑到了朱慈烺面前。

  现在大明粮食储备一直都是皇明粮号负责,皇明粮号是大明最大的粮食收购商也是最大的销售商,要是算上各垦殖公司的股份,他甚至是大明最大的粮食生产商。

  朱慈烺知道一个道理,民以食为天,所以从朱慈烺掌握皇明粮号开始,大明的稻米和小麦精粮出售价格一直维持在一两银子一石,收购价也是在六钱到七钱之间波动。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