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奥斯曼帝国的纠结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练三个月,然后战争适应训练再来三个月,半年之后形成初步战斗力能参与一些低烈度的战争。

  奥斯曼现在仗已经打了两年多了,能够调动的兵力已经都调动了,各地能够征召的老兵也征召的差不多了。

  要想应对大明的战争威胁,只有招募新兵。

  现在伊斯坦布尔就是在讨论这个问题,征兵这个问题可不是一拍脑袋,我征兵一百万!,然后一百万士卒就出现了的。

  征兵要考虑的事情很多,首先是自己财政有没有钱,征兵总要给安家费吧,总要发军饷吧,士兵总要吃饭吧,这些钱财政拿得出来不?

  本来奥斯曼帝国的财政压力没有这么大的,招募个几十万兵力还不至于考虑这那。

  但是大明提前不是摆了他们一道么,大量的钱都投资修铁路了,剩下的钱都用来跟沙俄打仗了,这一两年也都是国库能跑老鼠的状态,所以真的要好好规划一下。

  第二就是有没有准备那么多武器,这士卒总不能空着手上战场吧?火器时代的战争,每一把武器都需要钱买的,即使奥斯曼帝国自己国内造的,那也需要成本的。

  而且战争突然到来,奥斯曼帝国哪有那个水平一个月生产几十万把武器,那还不是要从欧罗巴人手里买。

  欧罗巴人可不是开善堂的,每一件武器那都是要真金白银才会卖的,如果奥斯曼没钱,那武器从哪里来?

  第三个是其他物资,从士卒穿的衣服,到吃的饭,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准备的,这些年奥斯曼帝国可是都在消耗的状态,本来他们的产粮食的地方就不多,其中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多瑙河流域算是三个重要产粮地。

  但是多瑙河去年被沙俄祸祸的根本没有怎么种,那里的粮食自给都困难,更何况还要担负前线打仗的需求。

  尼罗河那边,本来旱季和雨季就分明,一年就那么一次种粮食的机会,这个时候想要粮食也变不出来啊。

  两河流域那边也是,虽然有粮食种植,但那边一大片地区人也不少,都指望着那里的粮食活命呢。

  包括北面的高加索,和东面的和莎菲王朝的边境,这些地方都需要两河流域的补充。

  第四个问题就是征兵多少,这个就要看奥斯曼是想教训一下不懂事的大明还是防御大明的进攻了。

  要是想要教训大明,那需要的兵力也不多,本来嘛,以奥斯曼帝国的国力,连投送十万人进攻大明都做不到。

  毕竟远隔几万里,不是谁都有那个本事投送几十万兵力的。

  就像后世的日不落,当初面对建奴的时候,也不过是几千过万的兵力,还是就近抽调的,他们打布尔战争,打新大陆战争那不都是因为添油战术,入不敷出最后才损失惨重。

  就像强如大汉为了征大宛才不过数万人而已。

  虽然征兵不多,但是消耗确不小,甚至比征兵几十万消耗的都打,因为那样打更消耗的是民力!

  当然也可以进攻大明占领的埃及尼罗河上游,还有阿拉伯半岛南部地区,这些地方也有明军,而且不需要太多兵力就能攻打,但是这些地方打仗对大明来说基本上没啥伤害,起不到威慑大明的效果。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