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战场形势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简直就是在耽误大明的未来了。

  原先对于陛下要让他退休,他还有那么一丝丝的不满现在看来,陛下还是仁慈的信守承诺的,自己这个水平,陛下还是咬着牙用了,当真是仁慈啊。

  大明的后方,第二批军队正在登船,大明这次出兵五十万,但是真的能够第一批投入战场的也不过是一半的兵力而已。

  当然真正的从海上投入的军队也就那三四个师而已。

  这也是大明海上投送能力的极限,五十万人的战争,不是一窝蜂的堆上去,也不是全部都放在船上一船带过去。

  战争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就像进攻麦加城和麦地那城方向,其实放几个师乃至十几个师都放的下。

  但是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个方向的敌人大明一个师就搞定了,没必要用这么多人。

  为了进攻下一步的地方方便?你让十几万人走陆路穿越沙漠上千里方便,还是从海上运过去直接从苏伊士运河河口的地方登陆方便?

  就像现在,第二批部队走海路一半从西奈半岛登陆杀运河地中海段和向大马士革进军。

  另一半从埃及方向进军直插开罗和压力山大港,截断奥斯曼帝国对埃及支援的可能。

  这不比从陆路走方便的多了,还节省了时间节省了物资。

  当然大明也没有一次能投送五十万军队的船只。以大明现在的能力能够同时运送四到五个师的兵力那都已经是征集了一部分民船了。

  按照原定计划,大明这边会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把五十万兵力陆续投入战场。

  根据计算,一个半月的时间,奥斯曼那边只能集结二十到三十万军队到达一线。

  大明需要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占领埃及、伊拉克地区、阿拉伯半岛、大马士革耶路撒冷、高加索等地区。

  这样一来奥斯曼帝国将会失去一半以上的领土,战争潜力将被最大限度的削弱。

  这种情况下,对方即使想扩军全面动员,因为失去了埃及、苏伊士和伊拉克地区这些钱袋子,也会陷入财政窘境。

  在沙俄的持续进攻之下,其在巴尔干半岛也会面临同样的窘境。

  那么剩下的地方被攻陷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个时间问题的关键核心就是苏伊士运河被攻陷的时间。

  如果大明能在两个多月攻破苏伊士运河,那么奥斯曼帝国将会没有后方。

  到时候对方的海军被歼灭之日,就是伊斯坦布尔被包围之时。

  现在看来这个计划好像有点保守了,敌人比大明预想的脆弱,苏伊士运河甚至连一个月都未必撑的住。

  而大明这边的进攻节奏就完全被打乱了。

  不说其他的,这要是再过十几天打通苏伊士运河,那大明波斯湾那边的分舰队可能都来不及调过来。

  李信这边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中段堡垒群已经被舰炮轰击了三天,虽然断断续续,但是整个堡垒群能看到的大炮都已经是毁坏的状态了。

  李信也发现了,如果在海军有优势的情况下,这种海岸城市防守起来真的很吃力。

  这种情况下就算苏伊士运河换李信来守,都未必会好多少。

  你炮没有人家射程远,没有人家威力大,你打人家你够不着,人家打你一打一个准,这不就是站在那里挨揍么。

  无弹窗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