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九章密卷泄露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小的密本翻车。

  这不查不知道,查完被气笑!

  江南大部分官员对于朝廷下发的这些书籍根本不屑一顾,甚至羞于和孔孟书籍放在一起。

  随便扔在一个角落的那都是好待遇,更有激烈的学究直接视其为太子重奇技淫巧动摇社稷根本,干脆丢进粪坑,引火做饭烧了的比比皆是。

  而这种直接卖了的也不在少数,而且好多都是当废纸给卖掉了。

  三天之后华亭县调查结果送上来,倭国有一商人偶然从旧书店发现了这些书购买,而这一家旧书店的书就是华亭县官学一个杂役送来卖的。

  涉及此事的学政、杂役、书店全部被抓进锦衣卫大牢。

  朱慈烺淡淡的说道:“所有人抄没家产,全家流配荒岛五年,此事传往大明各报纸要求各报刊登为后来者戒。

  至于那些丢书的,找回来了就罚奉,找不回来的就夺职。孤给你们送书你们可以不看,但是绝对不能不敬。”

  原本朱慈烺觉得据说这个时候的江南资本主义已经萌芽,这么多工商业者肯定对新技术新知识无限渴求。

  但是没有想到自己送来的书竟然会是这个待遇,江南真是成也文风鼎盛败也文风鼎盛。

  这些人对于读书当官已经到了偏执的地步不是送几本书就能改变的。

  朱慈烺不禁想起一句话‘人心里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

  不过朱慈烺心里确在冷笑,现在可不是二十一世纪,现在是十七世纪,是工业的世纪,这个时间段里,工业才是世界的王者。

  而北方拥有丰富煤铁资源,本来就有很大的优势,如果新教育率先再在北方普及,那么南方可能会失去自己的经济地位。

  这对于大明来说无疑是南北再次回归平衡的一个好机会,对于大明整体是有利的。

  李若琏回来汇报:“殿下,统计司的人已经到了。”

  朱慈烺点点头:“让他们先休息两天,大后天开始行动。”

  这种规模的抄家怎么能没有统计司参与。

  按照乾隆年间江南盐商每次南巡盐商报效上千万两,这些人竟然没有破产计算,盐商之富可见一斑。

  按照后世相关书籍记载在扬州身价百万的盐商只能算小户,身价千万才能算大盐商。

  而明朝扬州城外大小园林数百座,美食数千总,戏曲荟萃京剧基础之徽班,满汉全席之扬州官宴接出自此处。

  后世只知道有苏州园林,但是在明清时期真正甲天下的并不是苏州园林,而是扬州园林。

  扬州园林兼具南方园林的山水灵秀和北方园林的大气磅礴,又因为盐商富甲天下,比起苏州园林来更加金碧辉煌穷奢极欲。

  所以朱慈烺觉得不说其他,仅仅是这些盐商的园林价值就不下千万两,更不要说他们广置宅田。

  据说徽商以盐起家者多,发家之后买地置房,导致徽州地价竟然与京郊土地价格相仿。

  所以朱慈烺猜测这次清洗盐商之后,可得财富可能超过亿两白银,当然对于扬州来说也是一个灾难。

  扬州有句俗语‘盐商半扬州’意思就是说整个扬州城内有一半人口都是跟盐有联系。

  那也就意味着如果处置了盐商,很可能扬州一半的人口受到牵连,税收等等也会下降极大,甚至数年乃至十数年都难以恢复今日之盛。

  无弹窗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