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七十八章想忽悠我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部的战斗力产生影响?

  军部有什么计划?退役怎么安排的?”

  李通拱手:“按照参谋部的计划,从年后十五开始,新兵就开始入营训练,三个月之后各部接收新兵退伍老兵,在不影响战力的情况下对新兵开展适应性训练。

  为了防止老兵退伍对各部战力产生影响,各师会把到服役兵龄老兵中的三分之一转化成预备士官。

  这也是明年声衔之后军饷开支增加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种一次退役超过军队员额的三分之一是不利于军队正常作战的。

  这次转化预备士官也是这个目的,按照现在军队五年服役年限计算,每年退伍人员控制在五分之一才是合理的退役招募新兵周期。

  而征兵也可以,每年分成两拨,春天一波秋天一波,这样每次军队只有十万人不到的新兵,占据士兵数量的十分之一左右,这样才能把退伍入伍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对于转化士官朱慈烺没有说啥,这个是正常操作,按照后世一战二战的军队暴兵经验,以士官组成的军队,在进行大规模扩编的时候可以迅速填充。

  假如大明的军队中有五十万士官,那么一旦国战的时候需要进行全国动员大明就可以以这五十万士官为基础迅速暴兵到五百万人。

  所以看着升士官延长士兵服役年限好像是多花钱没必要,实际上这是一种省钱的办法,花更少的钱建立完整的预备役体系。

  而且这还不是战争潜力的全部,所谓预备役,战时确实可以招募,但是招募你也需要有军官带领,建立指挥体系。

  不是说拉起三万人建一个师上去就能打赢的。

  这样士官体系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士官延长了服役时间,但是又不是无限延长,大明的士官服役一般是三年和五年两种。

  如果成为士官五年之后没有立功升迁,那么到时候也是会退役的。

  士兵从十六岁开始被征募进军营最长服役十年,到二十六岁,一般到四十五岁之前,这些士官如果应招回营,还是能适应战场的。

  维持百分之五十的士官转化率,大明每年退役十万士卒十万士官。那么适合找回士官的数量会一直维持在两百万左右。

  也就是说大明除了正常暴兵可以立马武装五百万之后,后续还可以在一年内在武装两千万士卒上战场。

  如果两千五百万士卒还打不赢,那么经过一年的调整大明也就完全进入了战时状态,新兵训练体系,军官升迁体系都已经建立,到时候就可以工业化的暴兵,有多少潜力都可以挖掘出来。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以现在大明一点五亿的人口,供养两千五百万军队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不要说后面再继续暴兵了。

  而如果大明征兵两千五百万,朱慈烺相信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当得起大明的全力一击。

  所以这一套超前的军官预备役战时全国动员体系,从建立起就注定他可能永远都用不到。

  朱慈烺有时候就想,将来就算他死了,大明都腐朽了,估计这套体系也用不到,因为腐朽的大明国力已经无法支持这一套全国动员体系。

  高处不胜寒啊!想跟人家拼命,做好了拼命的准备,结果环顾一圈,没有人能跟自己拼的起。

  李通用培养士官延迟退伍的办法留住一部分精锐老兵,这是聪明的选择!这样的话明年的退伍人数就降低到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