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零六章对比一下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开始从莫卧儿那边找到了新的棉花来源。新大陆那边面,密西西比河南部本来就是后世棉花主要产区,能种棉花并不稀奇。

  但是问题就是,那边现在运输太麻烦了,走陆路上千里还是走海路绕数万里都不是好办法。

  大明迫切需要在地峡寻找一条通道,就算不能修建运河,先缩短陆路运输的距离也是好的。

  但是想要拿下中美洲西班牙又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参谋部分析大明和西班牙早晚有一战是正确的,今天不打,那是因为大明对原料的需求还没有那么迫切。

  等到大明棉布产量过亿匹,每年外贸超过两亿,税收超过两千万的时候,大明需要全世界的棉花,那个时候不用军部说话,那些棉纺织商人和内阁都会因为利润和税收鼓动打仗。

  当然到时候这个商人肯定也包括朱慈烺。

  但是现在皇明商号很明显没有棉布的定价权,产量仅有十分之一,还主要用来出口,怎么争定价权?

  要不出口转内销?但是内销赚钱就不多了,在缺钱的时候,一年多挣五百万对于朱慈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朱慈烺忍不住问道:“去年国内棉布价格上涨了多少?”

  吴启晨拱手:“陛下,复兴一年,松江三梭布,一批五钱七分银子,到了复兴二年的时候价格已经涨到七钱三分。

  大约上涨了四分之一的价格,经过分析主要原因是因为商会觉得内销利润不如外运,导致国内棉布供应稀缺导致涨价。

  再加上去年大明大量的开工导致百姓收入普遍增长,对于棉布的需求也增大了。

  统计部认为,棉布的涨价跟货币贬值关系不大,应该是因为内外价格差距过大引起的一种大明内部棉布价格回升。”

  朱慈烺沉默的敲桌子,看向其他人:“保障大宗货物和常用物资的价格稳定是维持币值的重要手段。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咱们一样一样的看吧。

  去年煤炭产量一直处在增长,但是中原地区粮食减产绝收,中原用煤量大增。

  所以稳定煤价也是重要的一环,皇明煤业的管事出来说一下。”

  皇明煤业管事站起来:“目前北直隶地区煤矿开采产量稳定,在山西又发现多处煤矿,所以山西、陕西和北直隶煤价没有太大波动。

  在中都省,随着淮南淮北煤矿的开采,煤价也趋于稳定,河南煤价虽然微微上扬但是随着平顶山和焦作等地的开采和扩产,价格应该很快会平抑下去。

  江南地区虽然大矿不多,不过在福建和大琉球先后发现煤矿,加上北方煤炭南运,基本不缺少煤炭。

  从全国来看煤价处在一个稳定的区域,价格波动不大。”

  大明是不缺煤的,无论是以前还是后世,各种煤矿的开采,足以填补因为粮食绝收导致的秸秆缺少问题。

  而煤炭产量,数据又比较大,也比较复杂,统计部去年的数据先是,大明全年煤碳产量估计有五千万吨左右。

  也就是说,大明百姓人均可以分到五六百斤煤。

  虽然没有后世动辄十几亿吨那么夸张,但是这个产量也是后世很多国家即使机械开采也很难达到的数字。

  这几乎已经跟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大英相当。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英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

  同样,大英的铁产量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00年的13万吨,进而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