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七十七章内阁预算案完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稳定的收取,大明才能继续强大下去。

  继续翻下去,邮驿部提出恢复大明驿站体系,利用皇明商号掌管的驿站系统完善大明驿传。

  朱慈烺翻了翻白眼,驳回!想蹭他皇明驿站体系的好处,当初你们信誓旦旦的同意撤销三品一下使用驿站,大量裁撤驿卒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到驿站的好处?

  再说了,让这些人经营驿站,指不定又给他搞成官员亲属们的福利院呢!

  朱慈烺为了完善皇明驿站系统付出了多少心血,赔进去多少钱,好不容易有收支平衡的希望,这些人又想来摘果子,门也没有!

  关内的驿站还好大部分线路都能挣钱,通过送信,送递包裹,或者信鸽急传,还有接待过往行商等等,依靠着关内密集的人口,驿站最次也能自负盈亏。

  但是到了关外情况就比较差了,人员稀少,驿站又是五十里一个,联通各个垦殖公司和驻军,来往的信件包裹极少,而关内迁移的移民又都是穷人,基本上都是吃哪种最便宜的饭,睡大通铺。

  还不是每天都有,所以整个驿站系统是用关内挣的钱补贴关外。

  这些人估计是看到关内寄递业务的繁荣,以为有利可图,所以想分一杯羹,又不愿意自己出钱建立驿站,所以想蹭皇明驿站。

  再往下翻,外交部和理藩院都有一些增建计划,因为是大明的脸面,所以每一个大使馆和理藩院建的时候规格都比较高,动辄十几万几十万两白银。

  一个两个还好,这数量一多总造价也过了百万,这些都是小事。批准了!

  最后翻到工业部这边,希望成立示范工厂,朱慈烺对此不怎么感冒,不管是官办经营还是官督商办,最后都会证明没有商人自己搞效益好,甚至可能亏钱。

  官办的坏处不必细说,单说官办往往要承担社会责任,各种福利要拉满,而商人自己搞,恨不得工资都给你扣光,一年恨不得让你干三百六十五天,根本不关心员工死活,这些都是官办没法搞的。

  你包袱比别人重,怎么跟别人比?所以这个示范工厂搞不好最后就会成为笑话。

  朱慈烺都不敢搞的事情,内阁拾起来,真是不知死活。

  朱慈烺为什么把轻工业这一块逐渐从直接办厂转变为卖机器为主,除了让利之外也是知道自己经营不过这些商人。

  皇明商号依靠的一个是品牌一个是垄断,当然主要还是靠垄断贸易才能一直这么挣钱。

  随着蒸汽机的逐渐普及,办工厂的商人越来越多,朱慈烺会逐渐退出一些和百姓竞争的行业,结果朱慈烺这边一退内阁确看到了机会凑了上来。

  朱慈烺想了想最后还是批复了,有些人不撞的头破血流就不知道悔改,反正不管谁买机器最后都是皇明商号挣钱,工业部愿意搞就搞去。

  商务部计划明年主要梳理藩国关税,这个也准了,现在各藩国都在模仿大明成立海关,但是税收上因为各自考量互不相同,这不利于商品流通,特别是大明商人对于各地的高税收怨声载道。

  他们恨不得一分钱不交才好,不过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商务部的目标就是跟各国协商一个合理的关税额度。

  先从藩国开始,以后再考虑跟其余非大明藩国的国家协商关税。

  朱慈烺很满意,总算有一个干正事的衙门了!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