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3章 郭家女儿的价值_水乡人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觉被郭家狠狠甩了一个耳光。她站在堂下,如芒刺在背,不敢抬眼看人,却又感到公婆乃至下人们都不时地瞟向她,目光充满讥笑;巧儿也嚣张地昂着头,脊背挺得笔直,仿佛对她示威。

  梅氏又羞又怒!

  二十五万两,加上巧儿其他陪嫁,是一笔豪奢的嫁妆。

  梅氏粗略估算了一下,将来严暮雨的嫁妆满打满算也不足巧儿三成,最大的差额就是这二十五万两。这让梅氏脸上如何挂得住?

  郭家之所以让严家将转让费给巧儿,是因为这项技术有巧儿一份功劳在内。换句话说:这二十五万是巧儿自己挣回来的!

  郭家,用拍卖证明了郭家女儿的价值!

  以前不论是郭织女还是巧儿,说带技术陪嫁,就是一句轻飘飘的话。很多人没把这句话放在心上,甚至以为理所当然。

  比如当年的江家人,用清哑的画稿赚银子,觉得天经地义,因为清哑即将嫁入江家嘛。后来清哑将画稿拍卖了三万银子,才让人们认识到她的价值。其实她价值根本不止三万两。

  现在巧儿也继承了她姑姑的智慧和才能,其价值也远非这二十五万可以衡量。

  梅氏原本对那“带技术陪嫁”不当一回事的,然这次拍卖砸醒了她,提醒她多么有眼无珠、“得了便宜还卖乖”,更主要是丢人!若是巧儿默不作声地把技术带来严家,哪里会有这些事呢?

  想到这,梅氏隐隐后悔。

  若她不闹就不会有拍卖。

  经此一事后,可以想见郭家女儿将被人吹捧。人们,尤其是织锦世家,会觉得娶了郭家女儿,就好比娶个会下蛋的金鸡。

  梅氏没有料错,这次拍卖后,郭家未嫁两个女儿――巧儿的妹妹郭义和堂妹郭芸儿都被人青睐。这些人也不想想,郭义和郭芸儿才多点大?将来也未必就有她们姑姑和姐姐的出息。

  然世人都有跟风和从众心理,大家都看好郭义和郭芸儿。再联系郭俭的表现,他们认为郭家血脉中具备纺织方面的天分,郭义和郭芸儿即便不如郭清哑和巧儿,也不会太差。

  此是后话。

  梅氏现在对巧儿的感情很复杂,再准确点说,是又妒又羡。

  她的嫁妆产业到现在还没巧儿多呢。

  不过,巧儿的银子就是她儿子的。

  当然,这么说并不太准确,准确说来应该属于严暮阳和巧儿生的孩子的,但这不重要啦,总之不会交回郭家就好。

  谁知巧儿拿了银子,命陪房去奉州买地,并且指明了这地要和郭家买在一块。

  梅氏又按捺不住了,心想这不是变相地把银子往娘家转移吗?郭家真要就拿去,别说给女儿陪嫁。现在说是陪嫁,却又变着法儿往娘家转移,好名声和实惠都让郭家得了,严家成了傻子了!

  她这次学聪明了,没敢直接质问巧儿。

  她去找陈氏,在陈氏跟前叨咕了一番。

  陈氏当即斥责道:“那是她的嫁妆,怎么处置都由得她。好在你没去问她,不然丢人的就是你了。你给我记住:不许过问这事!”

  梅氏摸摸鼻子,悻悻地走了。

  走到半路,又想起另一件事。

  当晚,她把严暮阳叫去,让他在巧儿面前提梅家表妹,和郭家联姻,等说好了,再请长辈出面做媒。

  巧儿:(*^__^*)嘻嘻……我挣了二十五万呢,求月票奖励!(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