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章 方家_水乡人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的事也不能耽搁,就出些工钱,叫老杨和老朱带人帮忙收拾。明早我和二媳妇起早做些饼带着,再装些蜜枣、菱角,去镇上卖了贴补回来。”

  郭守业点头,道:“叫老三也去。问问棉花什么价。”

  至此,大家都明白了吴氏的意思,彼此心照不宣。

  闲言少述,次日鸡叫头遍,郭家婆媳就都起床了,进厨房忙碌;郭家父子也里外张罗、将所带土产搬上船。

  清哑终于也被惊醒,而吴氏也上楼来叫她。

  听说要去镇上,清哑很欢喜,她正有好些东西要买呢。

  这里什么都没有,电视网络那些就不说了,书籍也没有,想弹琴也没有,连画个图样、写几个字也找不到纸笔,她最耐得住寂寞安静的一个人,也觉得难以煎熬。

  当下,她取出自己全部私房银子,有一两多,下楼去了。

  出发的时候,郭勤三小闻声赶到水边,死活也要跟去。

  郭守业一嗓子喝住郭勤郭俭,却让郭巧跟去。

  这样安排有两个用意:一是老大夫妻走了,老二夫妻留在家干农活,带他闺女去逛,以示公平;二是有郭巧一路上陪着清哑说话,清哑自在些,这相亲就不露痕迹。

  双桨荡开,乌篷船游入荷叶深处。

  清哑揽着郭巧静静坐在前舱,姑侄两个都看不够似的望着外面。前方,郭大全和郭大贵轮换摇浆,一推一拉悠然自得;身后舱内,蔡氏“呱啦呱啦”高门大嗓子跟吴氏说话,什么“这块田是谁家的”,又什么“那屋子是谁家新盖的”等等,清哑总也没听真切。

  等到了乌油镇,只见两边灰墙青瓦的民居、前方跨水而坐的拱桥,都尽显六个字:小桥、流水、人家,她便痴了。

  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

  前世,她没能上学,爸妈除了尽可能教导她,还领着她跑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高原海滨,让她认识各地风土人情和历史。旅游开销是她家最大的支出。爸妈所有的收入,加上她开书屋一年十几万的收入,基本上都用来旅游了。大部分还都是自助游,花费很节省。只要能挤出一点空,一家三口就会出行。

  她去过的地方,少不了江南水乡。

  眼前这地方,便像极了江南水乡――

  乌镇、西塘、周庄……

  却比那些地方更古朴、更原始。

  乌篷船靠近乌油镇渡口,嘈杂的人声扑面而来。

  清哑深吸了一口水乡浓郁的气息,四下打量。

  渡口建在一处堤岸下,沿岸水中并列停泊了无数大小船只,黑压压盖住这片水面;形形色色的人或上船、或下船去镇上,川流不息。

  郭家兄弟找了一处空挡,将船插进去挂住缆索。

  “你看船还是我看船?”郭大全问郭大贵。

  “当然是……大哥看船。”郭大贵笑道,“大哥,我也想去镇上逛逛。你待这吧,回头我带几个油炸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