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比钱更重要的东西(1更)_大国工业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坨猪蹄放进碗里,对秦红军问道:“要不我出资金,你们出人出地,咱们就在那边建一个饭店让李师傅掌勺怎么样?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敢肯定日后餐饮这块绝对有发展,趁着现在做的人少,咱们完全可以先做起来嘛!”

  92年大型酒店其实已经在国内陆续的出现,不过这些酒店一般都是建立在沿海以及诸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毕竟这些地方人流量大、商务活动频繁,从而需求也高。

  相反的这个时候的成都只能算得上是二线城市,再加上又深入内陆,所以即便是有几家上档次的饭店也大多不过三星级左右,只有成都饭店才堪堪达到四星。至于五星级,那也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

  黄贺有做饭店的想法自然也不是突发奇想,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由棉纺厂出人、出场地,他出资金,实际上就相当于黄贺个人与棉纺厂以棉纺厂的名义重新成立一家分公司。而公司成立之后,这可是要占股份的。

  别的不说,就棉纺厂这块地,二环以内,哪怕酒店年年亏损个百来万,到了二十年之后光是卖地他都能卖成亿万富翁。

  当然,卖地不是目的。

  就目前的趋势而言,餐营业在国内还只是刚刚开始,黄贺相信只要在初期进入市场,本着顾客至上的原则那么在餐饮这块大蛋糕上分一杯羹也不是不可能的。

  “哦?你打算出多少啊?”秦红军笑了笑,饭桌上的话权当是吹牛了。

  一般的小饭馆无论是他还是黄贺都看不上眼,可做大吧没几百万丢进去水花都别想冒一个。

  哪怕是人员、场地都不算钱,可投资也不会少。

  以秦红军对黄贺在经济学方面的了解,他觉得黄贺如果要投资肯定是会选择在工业方面投资。而且他也挺轻工厅那边的朋友说过,黄贺前段时间在广州的时候还专门请刘向阳帮他找了一个外事翻译,专门咨询了有关俄罗斯方面的东西。

  如此一来便足以说明黄贺的重心不出意外应该放在了边贸上。

  边贸赚不赚钱?

  赚海里去了!

  一车卫生巾拉过去都能卖出天价,还别说其他的轻工业产品。

  “先看看再说吧,我这会儿还没考虑好!”黄贺考虑了一下说道。

  投资餐饮不得不说是一条门路,可是即便是赚钱也并不是黄贺的目的。如果要赚钱他从脑子里能够找到数十上百个后世经过验证的点子赚钱,可他都没有那么做,为什么?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其实已经把自己真正的当成了毛毯厂的一员,他不仅要赚钱,还要带领着全厂的人一起赚钱。

  他甚至现在都还能记得当初为了给毛毯厂翻箱,那位小脸冻得通红急急忙忙跑回家帮自己母亲刺绣的娃子,也记得那个六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还拿着针线每天赶工十几床毛毯厂的老人......

  也正是从那一刻起,黄贺觉得自己除了赚钱之外还应该做点什么。

  和棉纺厂合资做餐饮,基本上是稳赚。

  明面上也许他做到了利益最大化,除了方案之外几乎不用管理,连服务员都是棉纺厂的。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棉纺厂不仅有了第三产业,最关键的是解决了厂里闲置家属的工作问题。

  这才是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