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八章 编剧精度_文娱大戏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语言和大量的装逼台词来帮助演艺,塑造浓郁的推理天才气质。

  他在改编剧本的时候,注意到了很多类似的细节。

  譬如,“任务关键词不是门,而是‘demon’。”这句台词。

  原作写:任务用于提示我们的关键词不是门,而是恶魔。

  对于编剧而言,首先要理解载体不同,改编的细节方向到底是哪些。

  为什么一定要拽一句英文呢?

  因为封不觉这类天才,本能的智力优越感深入骨髓,那么在说话的时候,他们有时候会有一个强迫症似的坏毛病。

  押韵,或是艺术化、风趣话所有正常的口语,或是绵里藏针的吐槽。

  门和demon押韵,就这么一个原因,就可以促使这样的角色拐个弯,麻烦一下自己天才的大脑。

  这是角色塑造极致的细节功夫,观众一般是不会意识到的,但是你做了,这就增加了角色质感,增添了台词的精细度和信息量。

  一场戏,一句台词,观众可能意识不到。

  但是一部剧,每一集,都苛求极致,强有力的逼王质感就能糊他们一脸。

  由于网文的时效性(每天高强度码字灌水),作者再牛逼也不可能有太高的精细度,这就是二次创作的编剧非常值得改进的地方,也是曹一方认为IP改编时,加强编剧和作者合作的关键点。

  打个比方,这就像是日苯的漫画师画完稿子,后期制作成动画片需要的细加工。

  2D动画片不能偷懒,每个关键动作称为原画,需要经验丰富的老法师帮助完成,过度动作更多,由没那么牛逼的原画师帮助完成。

  绝大多数动画都是与24帧每秒来播放的,传统的2D动画是需要原画师手动绘制的,要是每秒24帧画满,那就得画24张手画,1秒24张,10秒240张,这个工作量是很巨大的。

  当然,他们压缩成本,把1张画放2-3帧,只需要画8张或12张画了。

  但这么庞大的工作量还是在猝死区间来回试探。

  编剧和网文IP结合时的难度到底多大,到底难在哪里?曹一方在仙罪和无限乐园两个剧本的改编中,总结出了一些规律。

  如果说网文作者是漫画家,编剧就是动画改制的原画师,需要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大毅力去把粗糙的原作打磨光滑。

  挤出水分,合理剧情,丰满人设,将文字语言,转化成为画面语言。

  说来简单,真的要做好,难度爆表。

  以前那些IP剧都在偷懒,不光是其他制作,就连内容核心的剧本都偷懒的不像样子。

  还是动画的比方,国内为了省钱、偷懒,制作3D动画,冒着落入“恐怖谷效应”的风险也要做,就是图个方便,省钱。

  3D动画只要建模完成,中间的关键帧、过度帧,都可以靠电脑自行完成……谁还傻乎乎的去画那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