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6章 “士族”群体_回到三国做刘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发出的征召令称为“辟”,合称“征辟”。通过征辟步入仕途者也有很多。”

  “哦?能否例举一些?”刘闪越发来了兴趣。

  “比如董卓,他因为晓勇好战,被当时的凉州刺史成就征辟为从事;比如刘表,他被大将军何进征辟为掾属;比如司马懿,他被曹操以丞相府的名义征辟为文学掾;再比如陈群,在先皇被陶谦表为豫州刺史时,先皇就征辟陈群为别驾。不过,陈群本来就出身于“士族”的颍川陈氏,他不愁没有官做,在先皇败走小沛之后,他并没有跟随。后来不久,陈群就被察举为茂才,担任曹操属下的西曹掾属。”

  “就算有了“征辟”作为补充,庶族仍然很难步入仕途。”刘闪想想这几人征辟前的身份,几乎没有一个出身于“庶族”群体。

  朱熹本是蜀中的“庶族”百姓出身,他能通过大汉的改革步入仕途,短时间内就做到“假郡守”的高官,自然对先汉的官员选拔制度感慨良多。

  “当推举人才的权利,沦落成各个门阀士族之间赠送报恩,或明里暗里的交易,就再也没有公平和公正可言。做官的权利,已经完全被士族群体所垄断。对于普通人来说,从“庶族”到“士族”的身份跨越,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甚至终其一生,也难以跨越的天堑!”

  “朱大人,那……常见的门阀、世家子弟,他们是否都属于“士族”?”

  “有的门阀之家可以算作“士族”,但许多“世家”却算不上“士族”。因此,要平衡现有的“士族”与“庶人”之间的矛盾和利益,还需慎重而行。”

  “哦?为何门阀之家可以算作士族,而各大世家却不算?”刘闪好奇地问道。

  “自先汉以来,被察举或征辟的人,几乎都成了推举者的门生和故吏。他们能被察举走上仕途,并非是因为才能出众,而是源于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同时,他们会对察举人感恩戴德,做官之后,又会拿出自己手里的名额来报恩,这就出现了累世公卿的“门阀士族”。”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