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2章 原始的“期货”交易_回到三国做刘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票换成铢钱;依陛下之见,愿意换钱的百姓有多少?或是在哪个价格区间,愿意用它换钱的百姓最多?”

  “这很难说,这得看收购糖票的人出多少钱,也要因人而异:朋友亲属之间转让,或是卖给专门的商人,价格完全不同,但最高不会超过七百五十铢。”

  “不!陛下,它有可超过七百五十铢!”李昭仪肯定地说道。

  “呃……对!昭仪说得不错!”刘闪赶紧纠正道:“糖票的价格,会随着白糖的市价而波动,但是,它不会超过三钱白糖的价格。”

  “陛下,这还是不对!”李昭仪再次纠正道:“它虽然只能买三钱,但是,它很可能超过三钱白糖的市价格!若有人在暗中炒作,它的价格难以估量!”

  “陛下,李昭仪说得对!糖票的价格,不一定与白糖的市价挂钩,若是商旅预感到白糖还会涨价,他们就会高于白糖的市价收购这张糖票。”

  刘闪似乎明白了什么,默默地点着头,孟光继续说道:“陛下,市场上的白糖,数量极其有限,其售卖价格暂时由魏腾决定;如果魏腾手上的货已经卖完,而朝廷的手上恰好有货,仍然是凭糖票廉价出售,那么……这张糖票的价格又是多少?”

  “孟大人,你想用这张糖票,狠狠地坑魏国人一把?”刘闪终于明白了孟光的目的,心头惊叹不已:这简直就是最原始的“期货”交易!

  “陛下,并非完全如此。”孟光狡猾地说道:“陛下,微臣已经保证,每户百姓都能买到廉价白糖,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没有违背陛下的嘱托;至于百姓们是自己购买还是换成铢钱,就由百姓们根据市场价格自行决定;微臣已经向魏国商旅放出风声,首批印好的糖票也发到了部分百姓手中。”

  “孟大的速度还真快!那……现在糖票的价格如何?”

  “陛下,据微臣暗中调查,可能是能买的白糖数量太少的原因,九成以上的百姓都想换成铢钱;现在的商旅,都想用二百铢的价格收购糖票,很多百姓还在观望,成交者极少。”

  “毕竟还有四个月才正式出售。在这段时间里,商旅都想压低价格,百姓又想卖个更好的价钱,在没有达到双方认可的价格之时,不会有太多的成交者。”刘闪说罢,又充满期待地说道:“孟大人,你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啊!既要抬高糖票的价格,又要让这些糖票砸在魏国人手上,这可不容易!”

  “陛下放心,现在才刚刚开始。”孟光自信地笑道:“陛下,微臣已与魏公商议好,他会在合适的时候控制白糖的出货量;另外,微臣也与江东大族和将军夫人们商议好,大家都会统一行动,既让糖票高价砸在魏国人手里,还要让魏国人低价卖出来,咱要赚他两次的钱!”

  “孟大人,这次可是豪赌啊!”刘闪粗略地计算道:“白糖和红糖共有三万六千斤,就算炒到现在的市价,糖票的价值总量将有五万万铢!我大汉银行不方便出手,只有各个世家齐心协力才行。”

  “陛下,其实没那么夸张。”孟光自信地说道:“这次与魏国人玩,他们的多个世家也会联合出手。咱们这边,只需陆家、腾家、顾家和张家出手,这就足矣;在足够的利益面前,我江东的几个家族必会齐心抗敌,微臣也有九成的胜算。”

  想到孟光发明了最原始的期货交易,并且能从中谋利,刘闪由衷地赞道:“甚好!我大汉有大司农孟光,国家必兴!朕亦无后顾之忧!对了,魏国的大司农,由何人担任?”

  “陛下,在曹爽被诛之前,魏国的大司农由桓范担任;现在的大司农是乐阳亭侯常林。”

  “常林?何许人也?朕为何从未听闻?”

  “回禀陛下,常林,字伯槐,河内温县人,曾任博陵太守、幽州刺史,建安25年曾任大司农,建兴五年转任光禄勋;曹爽主政时曾被贬职,司马懿主政后被重新启用。”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